現在位置 : 病症 > 癌症 預防 (首頁) 如何預防癌症
如何預防癌症
天下雜誌 作者:莊素玉 2011-06-01 一九七六年,美國參議院營養與人類需要委員會在主席參議員喬治麥高文的領導下,主持一個有關美國飲食及其對健康之影響的聽證會。在聽取國內癌症專家們的證詞之後,麥高文很尖銳地問美國癌症學會會長亞瑟.奧普頓,有多少癌症是飲食引起?這個世界最大癌症研究機構的負責人回答說:「50%。」 「新世紀飲食」一書作者約翰.羅賓斯指出,問題在於飲食只是一種預防方法,只有在很少情況下才用來治療。他指出,像美國癌症學會這樣的機構,不會花太多的精神在預防上,因為治療可以賺更多的錢,而且要比預防來得光彩。結果是,所有的人只把信心及錢放在癌症治療及其希望上,但卻不告訴人們,如何不得癌症。 許多人把會不會得癌症,當做不可控制的命運。在西醫界也普遍無法肯定為什麼會得癌症的情況下,一些食品營養學者、生化學者、公共衛生學者,如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林瑞雄、陽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周碧瑟、榮總營養學部主任章樂綺、省立桃園醫院內科醫師姜淑惠,以及美國琉璃光養生中心負責人雷久南 (曾在美國癌症醫院工作長達十年的生化學博士)等,都主張健康的飲食、健康的心理、適當的運動(每個人一星期至少要做三次長達二十分鐘的運動)才是健康的養生之道,甚至也是治療癌症的方法。 無論在美國或在台灣,也確實有一些癌症病人力行身、心、靈的養生之道,而重獲健康。 漢堡.雞腿.癌症 身體健康主要來自健康的飲食。姜淑惠在省立桃園醫院看病時,就曾碰到一名年方二十四歲的大學生,因鼻塞、感冒、流鼻血住院,經檢查確定為惡性淋巴瘤。仔細詢問才知,這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在長達四年在外求學生活之中,每天早餐漢堡一份、可樂一杯,中餐、晚餐均需一隻炸雞腿,身體長期處於酸化狀態,導致淨化血液器官之一的淋巴造血循環系統負荷過度而崩潰,釀成癌症。 姜淑惠認為,食物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譬如,若選擇食用高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不完整蛋白質(即欠缺必需胺基酸),如奶油吐司、香腸漢堡等高脂肪、高醣類食物,就會使我們的腦部陷入昏昏沈沈數小時之久;相對地,如果飲食中能足量攝取含有八種必需胺基酸的優質蛋白質,譬如在早餐實用一些堅果及水果,精神會非常穩定、愉快,腦筋清晰。 譬如其中有一種優質蛋白質,如Tryptophan,在臨床上發現可發揮安定神經、減輕焦慮和心情低潮,卻沒有糖分過多的負擔;另外,有一種必需胺基酸進入腦部之後,會促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形成,此腎上腺素是一種令人思考敏銳、反應靈動的神經傳導介質。 以上兩種對人體有益的胺基酸,在堅果類的食物中,如南瓜子、葵瓜子、花生、芝麻含量豐富。 其他醫學上更深入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與必需胺基酸之一Arginin的攝取過多有關,而肉類正含有這種胺基酸。 姜淑惠指出,在自然健康狀態下,人的身體應當呈弱鹼性。當身體處於弱鹼狀態時,體內極為複雜的各種生化作用均可發揮極致,所有廢物的排除也能快速且徹底,不會累積體內。相反地,如果攝取太多酸性食物,如肉類,導致體內偏酸,此時體內參與血液淨化的器官,如肝臟、心臟血管、腎臟、脾臟、胰臟等的工作負擔就會逐漸加重,久而久之,終於導致衰竭而衍生各種嚴重疾病。 此外,現代人吃太多肉食及精緻食物,容易體弱多病、暴力多欲、恐懼不安等。 自然吃自然活 美國琉璃光養生中心創辦人雷久南博士也鼓勵人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精緻食品。天然食物指的是沒有加熱加工的蔬果、瓜果、豆類、種子、糙米等。她舉例,丹麥有一名女醫生靠天然食物治好乳癌,紅蘿蔔汁救活一名患有血癌的男嬰。雷久南強調,沒有病的人吃天然食物,不但不會感染疾病,而且精神旺盛、心情舒泰、體型適度。也可使中年人年輕十至二十歲。 雷久南鼓勵多吃蔬果,但吃飯前後,不要喝水、喝湯、吃水果,以免破壞消化,而且水果要在兩餐中間吃。 雷久南建議,肉類一星期不要食用超過三次,這是人體所能容忍的最高限量。 雷久南對一日三餐的建議是:早餐能控制一天的情緒與精神的好壞,因此要特別挑選食物。水果,最多加一小把葵瓜子,是最理想的早餐;中餐可以水果或蔬菜沙拉為主,外加乾果、核桃、糙米飯及黑麵包;晚餐可食生菜沙拉,再加一、兩道熟菜。 |
癌症十大前兆
除了不斷提升身、心、靈的健康之外,陳敏(建議平日也要注意身體狀況,以達到防癌、治癌的目的。 一般而言,即使運用最精密的醫療儀器如電腦斷層掃描儀,對於直徑不及一公分的腫瘤,也很難偵檢出來。可是當腫瘤長到一立方公分大小時,癌細胞通常已經繁衍了三十代,癌細胞總數達十億個。如未能及早診療,任其繁衍至四十代時,勢將無法被根治。 因此,台大醫院癌症合作病房主任陳敏建議,一般民眾要自己做好身體把關責任。 根據美國癌症學會及其他癌症防治團體的建議,有十點癌症警告徵狀,值得平日自覺健康的人注意。 (1).大小便習慣的改變。 (2).皮膚表皮傷口或胃部潰瘍遲遲不癒合。 (3).身體特定部位之疼痛,久未改善。 (4).不正常的出血或有分泌物流出。 (5).身體一些外顯============或疣的異常變化。 (8).不停歇的長久咳嗽或聲音沙啞。 (9).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久未改善。 (10).不明原因的長期發燒或全身倦怠,久未改善。 防癌十三招 對於如何防治癌症,陳敏鋑也有些具體的建議: (1).戒絕香菸、避免接觸二手菸,開始抽菸者應及早戒除,以減少肺癌發生的機會。 (2).避免食用多量煎炸、燒烤、煙燻、醃漬、發黴的食物,以減少胃癌、大腸直腸癌、鼻咽癌、肝癌發生的機會。 (3).避免咀嚼檳榔,以防罹患口腔癌。 (4).避免攝取過多的油脂,最好將其降至每天攝取總熱量的三○%以下。如此可減少乳癌、大腸直腸癌之發生。 (5).控制體重,避免過重或過輕。 (6).避免食用浸泡過亞硝酸鹽的食品,以防食道癌、胃癌的發生。 (7).避免陽光的過度曝曬。通常早上十一點至下午三點,是一天中陽光最炙熱的時段,最好避免外出以防罹患皮膚癌。 (8).避免不必要的醫用輻射線或有害化學物質的接觸。 (9).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如全麥、糙米,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 (10).多攝取一些如花椰菜、甘藍菜、包心菜等深綠色的十字花科蔬菜。 (11).避免酒精含量過高的飲料,尤切忌酗酒又過度抽菸,以防頸部癌症的發生。 (12).避免飲用過多含咖啡因等刺激性飲料。但是多喝未發酵的綠茶,似有防癌功效,譬如可減少肺癌的發生。 (13).民眾應可考慮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做防癌篩檢。尤其是高危險族群的民眾,則必須針對可能罹患的癌症做例行必要的防癌篩檢。 此外,女性也應該學會如何做乳房自我檢查,年輕男性則必須注意如何做睪丸定期健康檢查,所有的人也必須留意做好自己的全身皮膚檢查。 如果自我檢查有任何疑點,或有發現任何癌症早期徵兆或警訊時,一定要儘早請教專科醫生,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平日看似健康的人,也許癌細胞已在潛伏;證實得了癌症的人,人生也不見得毫無希望。雷久南建議,人要善待自己身體的細胞,即使是癌細胞,也要對它關懷。如何讓身體的每個細胞找到正常新陳代謝的藍圖,可能是日日身處高壓力、日日食用垃圾食物的現代人,心中隨時要自我提醒的。 |
10種不會得癌症的生活方式
康健雜誌115期 作者:張曉卉 2008-06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與美國癌症研究院在2007年底發表的《食物、營養、身體活動與預防癌症》研究報告,參與的專家們整理了7000篇頂尖癌症研究,歷時5年才完成。 報告指出,目前的醫學與科技,對於癌症的認識仍有限。雖然知道癌症是正常細胞的DNA發生突變而失控,但是對於為什麼會發生突變、為什麼是某些器官長癌、以及為什麼癌症好發在某些人身上,都還有很多疑團待解。 已經證實的是,生活形態與癌症發生密切相關,極少數癌症有遺傳基因關聯性。美國癌症研究院出版的《癌症止步(StoppingCancerbeforeitstarts)》指出,有77%的癌症根源與生活形態相關,與遺傳相關的危險因子則佔了14%,剩下的9%則與環境風險有關。 每個人都是癌症候選人,但反過來說,每個人都可主動截斷某些致癌高危險因子。況且,這些做法並不昂貴也很容易實踐,只要你願意。 綜合最新報告與台灣本土狀況,《康健》整理出10種人容易被癌找上,以及10種預防癌症的生活方式。 10種人容易被癌找上 肥胖、靜態生活少活動、飲食油膩、愛吃肉卻少吃蔬果、抽菸、吃檳榔、大量飲酒、重口味愛吃鹹、愛吃醃漬物、壓力大或容易焦慮憂煩的人。 10種預防癌症的生活方式 (1).盯住你的BMI 脂肪細胞會製造並釋放荷爾蒙,可能促進癌細胞生長。研究已證實食道癌、胰臟癌、腸癌、停經後乳腺癌、腎臟癌和子宮內膜癌都與超重有關,即使體重略為超重,也會增加罹患這類癌症的風險。 亞洲人最好將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18.5至22.9之間。BMI計算方式為《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 (2).每天流汗30分鐘 這是最經濟實惠的防癌方法。不需練出6塊腹肌、不一定要跑馬拉松,只要每天運動30分鐘、每週5天即可。健走、跳舞、騎單車、爬樓梯、各種運動都可以。 運動可以調整血液中睪固酮與雌激素,保護女性對抗與荷爾蒙相關的癌症,如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加拿大研究發現女性若有規律、適度運動可降低30%罹患卵巢癌風險。運動另個好處是促進腸子蠕動,減少糞便積存停留在腸子時間,降低大腸癌風險。 (3).喝綠茶或咖啡 綠茶有助於防癌早已獲得證實。因為綠茶含有兒茶素及維生素A、C等抗氧化劑因此有防癌功效,這些防癌成分綠茶含量最多、其次是烏龍茶、紅茶最少。 咖啡也可以降低某些癌症發生率。美國、加拿大、日本各有最新研究發現,咖啡有助於降低罹患肝癌、腎細胞癌、乳癌、女性得大腸癌的機率。 (4).新鮮蔬果579 特別強調新鮮的蔬菜水果。世界癌症基金會建議儘量從飲食中攝取營養。 七成的台灣人蔬果攝取量不足。推廣「蔬果579」的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目前已證實足量的蔬果纖維,可預防大腸直腸癌,並減少乳癌、食道癌等數種癌症的發生率。蔬果的纖維素能減少腸內致癌因子、改變腸中菌種生態,避免癌細胞形成。 建議6歲前兒童,每天應攝取5份新鮮蔬果;超過6歲學童、少女及女性成人,天天要吃7份蔬果;而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則應每天攝食9份蔬果。蔬菜類1份約為生重100公克,水果類約為150公克。每日的蔬菜攝取量,應該比水果多1份。 |
(5).跳開脂肪誘惑
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指出,所有飲食構成要素中,脂肪與癌症關係最強烈,特別是乳癌、大腸癌與攝護腺癌。 少吃脂肪有些技巧,比方選低脂或脫脂鮮奶;以豆類或豆製品取代部份的肉;把肉皮、肥肉、外層的油炸裹粉去掉;刮除蛋糕的奶油或鮮奶油不吃;吃麵用少許麻油代替肉燥;烹調時蒸煮烤滷取代煎炸方式,都可以減少許多脂肪量。 (6).多吃雞、魚 少量吃豬、牛、羊牛排、紅燒蹄膀、涮羊肉,雖然很美味,但請儘量少吃些。研究已發現比起不吃或很少吃紅肉的人,大量攝取豬、牛、羊等紅肉的人罹患大腸癌風險增加30%。最好每週紅肉總攝取量不超過500公克,而一塊普通大小、8盎司的牛排就是240公克。也應戒除煙燻、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培根等。 (7).戒菸、戒酒、戒檳榔 抽菸者請立刻戒菸,不抽菸的人要避免二手菸。抽菸是肺癌主要危險因子,並與食道癌、胃癌、頭頸癌、攝護腺癌、大腸直腸癌、肝癌、子宮頸癌與乳癌相關。 好消息是,無論你菸齡多久,只要今天就戒,幾乎都可降低罹癌風險。 約有3%的癌症死因與酒精相關。過量飲酒會增加罹患口腔癌、咽喉癌與食道癌風險,且長期飲酒過量容易造成肝硬化,進而增加得肝癌機會。若真的想喝或想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男性一天2杯、女性1杯的量就夠了 (1杯約是250㏄啤酒或100㏄葡萄酒,烈酒則為25㏄)。 檳榔與頭頸癌(口腔癌、喉癌)的發生密切相關。這也是台灣近年死亡率增加最快速、壯年男性為主的癌症。 (8).少鹽、不喝含糖飲料 每天攝取的鹽不超過6公克,少喝含糖分飲料,喝白開水最理想,天然果汁每天不超過150㏄,並且不吃發霉的穀類及豆類。 (9).餵母乳 建議母親至少餵6個月母乳。研究指出,喝母乳的寶寶將來罹患血癌風險比較低,媽媽則可得到降低乳癌風險的好處。 (10).保持輕鬆的情緒 減少壓力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林天送指出,心情鬱卒容易誘發癌症,許多罹癌的人回顧發病前兩、三年,常是身心處於壓力的狀態。 醫學研究發現,精神壓力會削減免疫機能,抑鬱症使身體修補DNA的能力下降,罹患癌症機率明顯提高。 外來壓力也會改變癌症形成的途徑,當細胞失去固定的生理機制時,會經由凋零程序(apoptosis)而進行「自殺」,這是細胞結構上所設計的生存程序。但當外來毒素擾亂了細胞的「自殺」程序時,會使細胞忘了自殺,而引發腫瘤。所以當有抑鬱症或外來壓力時,除了破壞DNA的完整性及打斷DNA的修補機制,也會改變細胞的凋零程序而直接影響到癌症的罹患率及其成長。 超級抗癌食物:地瓜 台灣癌症基金會引述日本國立癌症預防研究所報告指出,地瓜(蕃薯、甘薯)的抗癌及營養成分優於其他各類蔬果,且不論生熟均最具抑癌效果。 地瓜所含的防癌及保健成分包括有較高的膳食纖維、蛋白質、鈣質、維生素A、B群、B2、C及較低的熱量;大量黏液蛋白,可增強組織抵抗力,降低膽固醇,維持血管暢通;含類雌激素(phytoestrogen)、脫氫表雄酮(DHEA),可降低荷爾蒙相關癌症的發生。 18種具有抑癌效果的蔬菜水果排名為: 1.熟甘藷 2.生甘藷 3.蘆筍 4.綠花椰菜 5.捲心菜 6.白花椰菜 7.芹菜 8.茄子皮 9.甜椒 10.胡蘿蔔 11.金針菜 12.薺菜 13.雪裡紅 14.番茄 15.大蔥 16.大蒜 17.黃瓜 18.白菜 計算你得癌症風險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附設Barnes-Jewish醫院提供12種癌症罹患風險計算工具,並會依個人風險高低提供預防建議(英文),網址如下:http://www.yourdiseaserisk.wustl.edu/hccpquiz.pl?lang=english&func=home&page=cancer_ind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