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 醫療 > 鼻胃管使用 (優活 健康網) ★ Living Well Website
胃管 -簡介
胃管 (鼻胃管,鼻飼管餵食)(nasogastric tube)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經由咽部,通過食管到達胃部,多是用來抽胃液,也可以用來往胃裡注入液體提供給患者必須的食物和營養,護理時應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脫出,導致誤吸。 胃管 -使用 插管時擺好病人體位,清潔並潤滑鼻腔.將病人的頭向後仰將胃管與鼻孔呈60°角插入,繼續插入至鼻咽部;將胃管插至15CM(會咽部)時,沿著胃管外壁滴注l一2ML滅菌石蠟油,將患者頭部托起,使其下頜緊貼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便於胃管沿後壁滑行,順利通過咽喉部進入食管.此時囑患者邊吞咽邊將胃管緩緩插至所需長度後固定.之後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 胃管插入成功後,需將胃管妥善固定方法為:在鼻孔處先用一長約3cm的膠布條環繞胃管2圈作一標記,再在其上用一6-7cm的膠布交叉固定鼻翼部,然後用備好的長約50-60cm的布帶子(帶子寬1.5cm)在鼻孔處環繞胃管打一結(打結時勿影響胃管引流),然後將帶子兩側繞過患者頭部.在一側系一活結,以起到加強固定胃管的作用。 除掌握整個過程外,最好到醫院見習護士的操作,以保證插管安全和成功,防止出現病人黏膜損傷,聲帶破損等後遺症。 胃管 -護理要點 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脫出。 A.固定胃管應用白色橡皮膠布貼於鼻尖部,膠布應每天更換。 B.胃管插入的長度要合適,成人一般約45—55cm。若懷疑胃管脫出,應及時通知醫生。此時鼻飼者應暫時停止,待確定胃管在胃中方可進行鼻飼。[注]判定胃管在胃內的方法:用注射器回抽可從胃管內抽出胃內容物。用注射器向胃管內打氣,用聽診器在胃部聽到氣過水聲。將胃管插入水中無氣泡溢出。 C.保持胃管的通順,防止打折。搬動或翻動病人時應防止胃管脫出或打折。 2.保證胃管的通暢,定時沖洗、抽吸胃液。 A.定時沖洗,每4小時一次。沖洗時應根據胃管的型號,手術部位,手術方式等選擇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鹽水沖洗胃管。沖洗時注意用力不可過猛。若有阻力不可硬沖,以免損傷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瘺。沖洗時若有阻力應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暢,可再沖洗。若抽不出胃液、沖洗阻力大,應及時通知醫生,及時處理。 B. 根據胃液分泌的情況定時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時一次。抽吸胃液時吸力不可過大,以免損傷胃壁,造成粘膜損傷出血。 3.密切觀察胃液的顏色、性質、量,並做好記錄。 A.觀察胃液的顏色、性質:胃液顏色一般為墨綠色(混有膽汁)。若 顏色為鮮紅色,提示胃內有出血。若顏色為咖啡色,提示胃內有陳舊性血液。胃液出現顏色或性質的改變,應及時通知醫生,給 予相應處理。 B.準確記錄胃液的量:若胃液量過多,應及時通知醫生,及時處理。避免引起水電解質紊亂。 4. 胃管護理: A. 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潔鼻腔。 B. 更換膠帶時,須將臉部皮膚拭凈再貼,並注意勿貼於同一皮膚部位。 C. 鼻胃管外露部位須妥當安置,以免牽扯滑脫。 D. 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脫出,應通知醫務人員處理。 E. 每日清潔口腔,以棉簽清潔口腔;意識清楚合作的可以牙刷清潔。鼓勵病人刷牙漱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給予口腔護理。 F. 意識不清或躁動不合作的,需預防鼻胃管被拉出,必要時可將患者雙手做適當的約束保護。 5.鼻飼的護理: A. 鼻飼前應先確定胃管在胃內,且沒有腹漲、胃儲留之癥狀后,再行鼻飼。 B. 鼻飼量每次不超過200ml,根據全天總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況 合理分配,制定間隔時間。鼻飼後用溫開水沖凈鼻飼管,並安置好。持續鼻飼應均勻灌入。 C. 鼻飼溫度要適宜,以35℃左右為宜。持續灌入時鼻飼液溫度應與 室溫相同。過熱易燙傷胃壁粘膜,過涼易引起消化不良、腹瀉。及時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D. 鼻飼開始時量易少,待病人適應后逐漸加量並準確記錄鼻飼量。 [注]:1)食道術后沖洗胃管 :用10ml注射器抽3—5ml生理鹽水緩 慢沖洗。若遇有阻力,先回抽,抽出胃液表示胃管通暢。若沖洗阻力大或胃管脫出應及時通知醫生。 2)胃大部或全胃切除術后沖洗胃管:用5ml注射器抽1—2ml生理鹽水,先回抽若有胃液抽出,再緩力沖洗胃管。沖洗后應將沖入生理鹽水抽出。若沖洗阻力大或胃管脫出應及時通知醫生。 3)結腸、直腸術后沖洗胃管: 用5—10ml注射器抽5ml左右生理鹽水緩力沖洗。若沖洗不暢,可適當調整胃管位置。 4)幽門梗阻病人胃管沖洗: 需洗胃病人應遵醫囑定時給予3%鹽水每次200ml打入胃管,夾閉胃管半小時後用負壓 吸引將胃內容物吸出。沖洗時若遇阻力,可稍用大力點沖,切記不可暴力沖洗。若胃管堵塞應及時通知醫生更換胃管。 胃管 -臨床應用 1、腸內營養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及醫囑要求, 配製腸內營養液以滿足患者的機體需要。溫度38~40℃, 每次注入不超過200ml,間隔時間不少於2h。每次注入前回抽胃內容物 ,一是可以觀察胃內容物的顏色及有無出血,還可以觀察量,如抽出液為上次注入的食物超過150ml,應停止注入,通知醫生, 觀察患者的情況,有無腹脹,也可防止胃內容物反流導致窒息。 2、持續胃腸減壓防治某些疾病引起的腹脹、腹痛,減輕癥狀,常用於急性胰腺炎患者及腹痛待查者。 3、間歇抽吸洗胃治療口服藥物中毒患者,用解毒劑反覆洗胃可直接破壞毒物,並減少其吸收。持續負壓引流也可減少胃腸道吸收的毒物的再排泄所致的反跳,從而減輕中毒癥狀。 4、用於消化道出血的治療 一是直接注入止血藥物,常用生理鹽水250ml加入20 mg 去甲腎上腺素,50ml 一次胃管內注入,根據出血嚴重程度確定再次注入時間。 二是注入冰鹽水洗胃 ,4℃冷藏的生理鹽水1000ml分次注入,注入過程中觀察患者的反應有無冷刺激引起的不適及出血情況,接負壓引流器,觀察出血情況及減輕消化液的刺激。 胃管 -常見的鼻飼管置管原因
⒈在神經內科,常見於球麻痹患者出現的吞咽困難的患者,腦卒中是常見的病因之一。為了保證其營養需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藥物應用,促進疾病恢復,需給予鼻飼。但此操作往往給病人帶來一些不適,增加病人的精神壓力和恐懼心理。需要通過人性化護理,使病人在心理、社會、精神上處於滿足和舒適的狀態,減少或降低不適應的程度,消除了病人的恐懼心理。通過系統評估病人,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縮短了操作時間,減輕了痛苦,提高了疾病的治癒率。 ⒉在消化內科,常見於腸梗阻、重症胰腺炎,放置胃腸減壓是治療腸梗阻的重要措施,通過胃腸減壓吸出胃腸道內的氣體和液體,減輕腹脹、降低腸腔內壓力,減少腸腔內的細菌和毒素,有利於改善局部病變和全身情況。而胃腸減壓插入深度直接影響引流效果和病人腹脹改善程度。 根據臨床觀察,傳統胃管插入深度為45~55cm,部分患者引流量少,腹脹改善不明顯。 按傳統方法插管,從耳垂至鼻尖至劍突,插入長度為45~55cm,觀察組從鼻尖至耳垂加發跡至劍突,插入長度為55~68cm。人體解剖顯示,食管長25~30cm,咽部長度為12cm,鼻部長度為8cm,總長度為45~50cm,胃管遠端側孑距頂端距離為2.5,傳統插管長度,從解剖角度分析,胃管側孔不能全進入胃內,胃管頂端僅達賁門下,最多到達胃體部,胃內液體不能完傘引出,影響胃腸減壓效果.胃腸減,管側孔全部進入胃內的深度為55~60cm,要使導管側扎完全到達胃內,起到良好的減壓效果,插管深度必須55cm以上.將插管長度增加13cm,達到55~68cm,胃管的頂端可達胃底部,胃管側扎全部在胃內,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脹明顯減輕,說明胃腸減壓插管深度至55~68cm,引流效果優於傳統插管深度,病人的臨床癥狀也得到明顯的改善. ⒊一些老年性疾病如老年疾呆,缺Ca晚期不能自行進食者。 胃管 - 鼻飼注意事項及胃腸道反應的預防 ⒈觀察:經常巡視病房,詢問病人,觀察病人的胃管有無堵塞、脫出;病人有無噁心、嘔吐、腹瀉,口腔、鼻咽粘膜有無損傷、便秘等。 ⒉口腔護理:每天保持口腔清潔濕潤, ⒊並清潔鼻孔。 ⒋插管後的指導:告知病人鼻飼管留置以後咽喉部會有異物感,這是正常的機體反應。如病情轉,能自行進食后鼻飼管就可以拔除。 過小都會影響治療效果 留置胃管減壓時,護士應將引流管固定好,告知患者要防止翻身或活動時不慎造成管道扭曲,堵塞,護理人員要指導或協助患者下床活動,正確打開連接部位,夾閉胃管。患者不可自行調節負壓,壓力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治療效果,應及時(每班)傾倒胃腸減壓器或用50注射器抽吸,並記錄引流物的顏色及量,以保持胃腸減壓器的通暢,胃腸減壓留置時間須視病情決定,如肛門排氣,腹脹消失,腸鳴音恢復,要及時通知醫護人員,不可自行拔除胃管。 |
為什麼要裝「鼻胃管」?
當昏迷、口頸部疾病、吞嚥困難、嚴重燒傷、癌症末期的患者或因手術的關係等,無法經由口進食時,只要病患的腸胃功能正常,可考慮以插管灌食方式,將食物以灌食的方式來提供病人營養需求。此法只要在事前由醫師將鼻胃管經由鼻腔插入至胃內,再由管口處接上灌食空針,使食物可藉由灌食空針經鼻胃管進入胃部,達到進食的目的,此稱之為鼻胃管灌食。 |
管灌病患的營養照護
高醫醫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十二期 (2002-5-1) 營養支援小組 孫麗珠護理師 石英鈴護理師 (91年5月) 近年來,由於經濟的發展及醫療技術的進步,提高了加護單位重大傷病患者之存活率,使得這些病患病情穩定時,能轉至一般病房繼續接受治療。此時除了醫護人員外,家屬更是病患相當重要的照護者。當面對親人需以鼻胃管灌食來維持營養時,護理人員會教導家屬正確的灌食知識與技能,以期讓病患獲得足夠的營養,早日康復。 何謂鼻胃管灌食? 當病患之腸胃功能正常,但因為病情需要,例如昏迷、吞嚥困難、嚴重燒傷或因手術的關係等,而無法經由口進食,需以插管方式將食物以均質或液體的型式注入餵食管,經由鼻腔至胃內注入胃腸道的飲食稱之為鼻胃管灌食。 鼻胃管灌食的方式 鼻胃管灌食的方式可分為批式灌食(又稱空針灌食)、連續灌食、以及間歇灌食等三種,其中以批式灌食較常見;醫護人員會依病患腸胃道適應情況選擇適合的灌食方式。 灌食的技巧與注意事項 一.灌食前 應先告知病患並將其床頭搖高三十至四十五度或讓病患採半坐臥式,而灌食者應確實洗手。確定鼻胃管位置是否適當是灌食前一個相當重要的步驟,簡便的判斷方法有以下幾種:(一)可要求病人講話:若病患可講話表示位置正確,不可講話則表示位置錯誤須立即通報醫護人員做處理。 (二)反抽胃液:反抽有胃液表示位置正確,須將殘留量灌回,始得開始灌食。(三)檢查鼻胃管的記號是否移位及固定之膠布是否牢固。 二.灌食中 灌食空針高度距離病人胃底垂直線約45cm;灌食速度則每次200-400ml以十五至二十五分鐘完成(灌食約13-16ml/min)。 每次在食物灌完之前,應先反折鼻胃管末端開口處,防止空氣進入;灌食過程中,若病人有異常現象,立即停止灌食,通知醫護人員。一天灌食約六餐,間隔時間約三小時,夜間讓病患腸道休息約六至八小時。 每次灌食完畢,以15ml的開水沖洗鼻胃管,避免鼻胃管內食物因暴露室溫中太久而腐壞並防止鼻胃管阻塞。 三.灌食後 灌食後一小時才讓病患平躺,可以避免食物逆流吸入肺部而導致吸入性肺炎。 每天給予鼻腔及口腔清潔,並依鼻胃管材質定期更換。 四.注意事項 1.食物的保存方式:自製配方在室溫下勿超過二小時,若置於冰箱中儲存勿超過二十四小時;商業配方在室溫下勿超過四小時,未開罐的商業配方,在保存期限內,不必冷藏;若已開罐則註明時間,可冷藏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並於灌食前三十分鐘取出回溫,灌食食物之溫度為二十至四十℃。 2.每次灌食前須反抽胃液以評估病患消化狀況:當反抽量超過二百㏄時,將反抽液灌回,再以約十五㏄的開水沖洗鼻胃管,並延後灌食時間;當反抽物少於二百㏄時,將反抽物灌回,始得開始灌食。 3.平時應記錄病患消化與排便狀況,並將食物與水份的量分開記錄,以便病患發生問題時,協助醫護人員正確了解灌食及消化情形。 當發生下列問題時,該麼辦? 一.腹瀉:腹瀉的定義是「糞便量每天大於二百公克或次數大於三次且稀軟不成形」。當病患發生腹瀉時,在原因未確認前不要輕易停止灌食;應與醫護人員探討問題的癥結:可能是糞塊阻塞、使用含有輕瀉劑之藥物、抗生素使用、配方污染等,唯有對症下藥,才能改善問題。 二.便秘:造成便秘的原因包括臥床少動、腸蠕動不佳、水份、膳食纖維不足、藥物等。便秘時病患易產生腹脹的現象,進而引起噁心、嘔吐等併發症,適當的補充水份、選擇含纖維的配方及軟便劑之使用,通常可以改善便秘的現象。 灌食中尚有機械性及代謝性的併發症發生,礙於篇幅有限故無法做更詳盡的介紹,若各位家屬有此方面的疑問,歡迎照會營養支援小組,將會有醫師、護理師及營養師共同為大家提供解答。唯有遵循正確的灌食知識與技巧,並細心評估病患的消化吸收與排便狀況,才能避免各種併發症之產生。 |
脫離鼻胃管進食 再嚐人間美味
澄清醫院 中港分院 發佈日期:2012/05/07 靠鼻胃管進食的患者,家屬千萬不要由口餵食食物或湯品給患者吃,恐會因嗆到而造成吸入性肺炎,嚴重時會危及患者生命。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卓裕森表示,這類患者最好能接受吞嚥訓練,早日脫離鼻胃管進食,再嚐人間美味。 卓裕森醫師表示,除了腦幹中風或多次左右側大腦中風患者較難脫離鼻胃管進食外,因疾病造成吞嚥障礙而暫時插鼻胃管進食的患者,當病情治療穩定,意識清楚及認知配合度佳以後,可以做吞嚥評估,經過適當的吞嚥訓練療程後,患者可以脫離鼻胃管進食的困擾。 一位七十三歲的女性患者,因騎機車前往農田的路上,一陣強風吹來,患者因失去平衡而摔車,但當下無感覺不適,因此立即爬起並自行騎車回家。但約傍晚時候,患者感到頭痛和頭暈,隨後失去意識而被緊急送醫,檢查結果為右側創傷性腦傷。 經治療後出院後,轉往敬德復健中心接受復健,當時該患者已依靠鼻胃管進食三個多月,根據語言治療師評估結果,患者有吞嚥障礙和嗓音異常。進行約一個月的吞嚥訓練治療,患者已能由口進食,能吃乾飯等一般食物,也能喝水。再經醫師評估,認為進食量、喝水量,以及營養皆充足,毋須依靠管灌,便移除鼻胃管。 另一位七十歲的患者,兩年前就曾經右腦中風,也有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症的病史。因肺炎而轉診至澄清醫院治療,醫師考量患者的狀況進行氣切,一個月後才轉至敬德護理之家。發現該患者進食任何食物皆會嗆咳情形,呼吸及吞嚥協調較差,而在復健中心接受吞嚥訓練兩個月後,能安全進食乾飯等一般食物,也能安全喝水,所以營養評估後移除鼻胃管,目前完全由口進食。而患者呼吸狀況也已改善,能夠自行由鼻呼吸,所以未來也可望移除氣切。 卓裕森醫師指出,吞嚥訓練是要依患者的情況做個別化的訓練療程,像這兩位以鼻胃管進食的患者,經冷刺激和電刺激療法以及口腔運動、咽部運動、嘴唇舌頭運動等訓練後,均能安全地脫離鼻胃管。冷刺激和電刺激療法主要是誘發患者的吞嚥反射,以及刺激吞嚥肌群的收縮,讓患者恢復吞嚥的功能。 卓醫師特別提出呼籲,有些鼻胃管進食的患者,因家屬的不捨和疼惜,而私下從口腔餵食雞湯或果汁給患者吃,會有嗆進肺部的危險,可能導致吸入性的肺炎,如果能及早接受吞嚥訓練就能提早脫離鼻胃管進食的困擾。 |
(衛教) 鼻胃管護理及灌食技巧
一、前言: 鼻胃管灌飲食是當病人有吞嚥困難,或不能由口進食及進食配合度不佳時所協助進食的一種方式,讓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經由鼻胃管進入人體,使病人獲得適當營養的。 二、鼻胃管種類: •普通鼻胃管:適合短期使用,材質較硬,管子下端受胃酸腐蝕,容易變硬,但成本低,需一至兩週更換一次。 •矽膠材質鼻胃管:適合長期使用,材質較軟,不易變質,病患感覺較舒服但較貴,需一個月更換一次 三、每日鼻胃管護理 (用物準備:灌食空針1組、透氣膠布或宜拉膠1捲、中型棉籤數包): •每天更換鼻胃管膠布,確定鼻胃管刻度位置,並輕柔轉動管子減少黏膜受壓,黏貼膠布時宜每天更換位置,並勿黏太緊以防皮膚受損。 •每天清潔可利用大棉棒沾少些的水清潔口腔。 四、鼻胃管灌食步驟:(略) 五、灌食注意事項 ● 灌食前,先檢查病患是否需更換尿布等,所有身體清潔應在灌食前或灌食後1小時再進行。 ● 翻身、拍背、化痰、抽痰後,要讓病患休息至少15分鐘之後,等呼吸平順後再餵食。 ● 用沖泡或已開封的管灌飲食存放在室溫中勿超過2小時。未灌完之飲食宜放入冰箱冷藏,冷藏期限勿超過24小時。 ● 灌食過程中病患不停咳嗽、嘔吐、臉色發紫時,立即停止灌食並聯絡醫護人員。 ● 對於昏迷的病患或發燒、腹瀉的病患,需特別注意水分的平衡。 ● 管灌配方有沖泡式及罐裝、鋁箔包品牌眾多,如果病患吃了合適,不建議隨意更換,價錢可到各大藥局比較或直接打電話到廠商訂購整箱較便宜。 ● 如病患無特殊飲食限制的疑慮,某一餐可用自行準備的果汁或湯灌食。 ● 避免把藥物倒入食物中,以防藥物和食物發生交互作用,或造成藥物變性而塞住管路。 六、灌食常見的問題處理方法:
問題:塞管 原因:1.藥物沒有磨勻 2.配方製備不勻 3.灌食後沒有沖洗管子 處理方法: 1.藥物或食物一定要泡製均勻再灌入,灌完後,以20-50cc溫開水沖洗管子,以防塞管。 2.藥與灌食配方應分開灌食,因為有些藥物混和食物會影響藥效,或者會變得更稠。 3.若已塞管,請用溫開水或稀醋(食用白醋:溫開水=1:1)溶解硬塊抽出阻塞物,再以溫開水來回沖洗。若仍阻塞,就必須更換新管。 問題:腹脹 原因:1.乳糖不耐 2.灌食速度太快 3.配方(食物)溫度太低 4.一次餵食太多量 處理方法: 1.乳糖不耐症之病人請使用不含乳糖的配方。 2.減緩灌食的速度。 3.將食物溫度提高至接近室溫或體溫(37℃)。 4.少量多餐。 ※以上如果不能有效改善,可能為其他因素,因病情或配方不適合病人,此時就必須告知醫師或營養師。 問題:腹瀉 原因:1.食物或灌食器受到污染 2.不當的灌食方法(如:速度太快…) 處理方法: 1.注意食物製備過程的衛生和灌食品的清潔。 2.可先稀釋食物配方的濃度及先減低灌食速度,再逐漸增加濃度,或調整速度。 3.如果依然無法改善腹瀉情形,那有可能是其他因素所造成,此時需知會醫師及營養師。 問題:便秘 原因:1.長期臥床 2.缺乏活動 處理方法: 1.增加活動量(如:復健運動) 2.增加配方中的纖維量及補充水分或添加棗子汁以改善排便情形。 問題:嗆到 原因:1.意識不清或昏迷患者,有時會因為前一餐的食物未消化完,而延後排空時間 2.灌食時,頭部沒有抬高,而使食物溢出反吸入氣管 處理方法:灌食前,反抽胃內容物,確定前一餐的食物是否消化完畢,再餵食,如果殘留物在100cc以上,則必須延後餵食。 問題:鼻食道糜爛 原因:鼻胃管的刺激 處理方法: 1.停止鼻胃管灌食。 2.選擇口徑較小,且材質較不會刺激黏膜的管子,如矽膠。 3.選擇固定管子的適當的位置,每天更換鼻胃管膠布,減少鼻孔處的壓力。 4.若長期管灌食,可考慮胃腸造口。 |
单击此处进行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