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 貧血 > 輸血 相關知識 - Blood Transfusion
輸血 (Blood Transfusion)
輸血是一種治療措施,算是一種支持性與代償性的療法。出現場合包括外科手術備血以防術中失血過多、嚴重貧血等等。輸血可以針對不同血液成分(或稱「血品」)進行輸入,包括全血(whole blood)、紅血球濃厚液(packed RBC)、洗滌紅血球(washed RBC)、白血球濃縮液(WBC concentrate)與血小板濃縮液(platelet concentrate)等,視病人需求做出選擇。 現今的輸血療法是盡可能在血型相同的個體間進行。在輸血治療前,血液一般已經過基本傳染病化驗,證實安全,才可使用。但沒有絕對安全的血液,任何方式的輸血療法,都有可能產生感染和出現併發症之危險。 |
現代輸血療法
不同血品輸液的場合 ● 全血 (Whole blood) ● 紅血球濃厚液 (Packed RBC) ● 洗滌紅血球 (Washed RBC) ● 白血球濃縮液 (WBC concentrate) ● 血小板濃縮液 (Platelet concentrate) ● 新鮮冷凍血漿 ● 冷凍血漿 輸血療法之風險 根據已知的研究,隨血液傳播的疾病超過60種,有一些疾病短期內沒有明顯的癥狀,具有一定的潛伏期,而且對於不同人種有不一樣的反應。一般來說經由輸血產生的危險分為: ● 傳染病:包括愛滋病、肝炎、瘧疾、乙型腦炎、出血熱和未知的病毒等。除此之外,很多傳染病 包括皰疹、病毒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弓形體病、錐蟲病(非洲昏睡病和恰加斯氏病)、利什曼病、布魯氏菌病、斑疹傷寒、絲蟲病、痲疹、沙門氏菌病和科羅拉多壁虱熱病等也隨著血液傳播。 ● 併發症:發熱、溶血反應、過敏反應。 溶血反應風險 人類的血型系統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分類系統。如果血源血型和患者血型不一致就會發生溶血反應,導致患者死亡。 在最常見的ABO血型系統中,相容血型如下表所示。如果血型不配就會導致受血者發生溶血反應。溶血反應可導致較高的死亡率。早些時候認為O型血是萬能血型,但是臨床上發現如果輸血過快也可發生溶血反應,因此除非在特別緊急情況下才考慮異型受血。一般在有血醫療方法實施之前都要進行嚴格的配型實驗保障患者安全。 |
肝炎傳播的重要途徑
根據美國衛生部統計,有數目巨大的人曾由於染上肝炎而患病死去。肝炎是沒有特效治療的。據一份美國報紙報導説,美國接受輸血的人大約有百分之5染上肝炎——每年共計17萬5,000人。其中半數成為長期攜帶者,而且每5個當中至少有1個發展成肝硬變或肝癌。據估計有4,000人死亡。 醫務人員在1970年代之前已知有一種較溫和的肝炎(A型肝炎)藉著不潔的食物或水傳播。後來他們發現有一種較嚴重的類型藉著血而傳播,那時他們尚未有方法普檢染有這種病毒的血。科學家之後才找到快速檢測這種肝炎的方法(B型肝炎)。到1970年代早期,在有些國家中血液製品受到普檢。 不久之後,臨床檢查表明仍然有數以千計接受檢驗過的血的人仍然在事後患上肝炎。許多人在經歷使他們體力大為衰弱的疾病之後獲知他們的肝已經損壞了。原因是,經過檢測的血液製品中血含有另一種類型的肝炎,稱為非甲非B型肝炎(NANB,現稱之為C型肝炎)。有十年之久,有許多接受輸血的病人受到感染——在以色列、義大利、日本、西班牙、瑞士和美國,接受輸血的人有百分之8至17染上這種病。 義大利的研究者報導發現另一種肝炎病毒;這是一種突變體病毒,有三分之一的肝炎病例可能是由這種病毒促成的。哈佛醫學院發行的雜誌《哈佛醫學院衛生通訊》)評論説,「有些權威人士擔心肝炎的病毒並非僅限於甲、乙、丙和丁幾種類型;可能還有其他類型出現。」《紐約時報》(1990年2月13日)説:「專家們極懷疑還有其他的病毒可以造成肝炎;如果發現的話,它們會被稱為戊型肝炎等。」 輸血相關性急性肺損傷(TRALI) 20世紀90年代發現,主要發生在多次接受輸血的患者中,是因為輸血引起的致命免疫反應,每年造成大約幾百人死亡(實際死亡人數可能更高,因為很多醫務人員並不清楚有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和致病機理目前並不清楚,如果患者接受不同血型的輸血則發病率會明顯升高。 對免疫系統影響 由於輸入血液是異體細胞,因此可能會觸發受血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統,使得發生排斥反應的機率增加。但是臨床上也有發現,輸血導致患者免疫系統被抑制,令病人變得虛弱,無法抵禦手術後的感染和原來處於不活躍狀態的病毒導致肺炎、感染、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上升。 |
揪出罕見血型 醫檢師攔開刀救命 中央社 2015/07/21 衛福部南投醫院醫檢師邱麗桂(圖)發現,一名準備開 刀婦人是罕見血型「亞孟買型」,即時攔下,她的細心 與研究精神,避免患者發生輸血反應而有生命危險。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攝 104年7月21日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1日電)衛福部南投醫院醫檢師邱麗桂發現,一名準備開刀婦人是罕見血型「亞孟買型」,即時攔下,她的細心與研究精神,避免患者發生輸血反應而有生命危險。 邱麗桂說,這名婦人一直以為自己是O型,20年前車禍時輸入O型血後也沒有異常,可是卻不知道體內已經產生不規則anti-H抗體,如果開刀時再次輸入O型血,就可能產生溶血等輸血反應。 這名婦人是南投醫院第一例亞孟買型,邱麗桂說,那是2、3年前時,她在婦人骨科手術前例行驗血,發現婦人血液與典型的O型不合,進一步發現發生抗A或抗B血清反應,於是請婦女提供唾液,進一步檢測H抗原,才鑑定為亞孟買型。 她說,一般血型檢驗10分鐘內有結果,但替這名婦鑑定罕見血型,大約花費8小時,加班一鼓作氣完成。 這名婦人必須要等待血液中心募集足夠亞孟買型血液,後來婦人暫停手術,轉介到彰化的醫院,才能順利開刀。 亞孟買血型歸屬在ABO血型系統,每1萬人中至少有1人,台灣血液基金會公共事務處長黎蕾指出,目前列冊的罕見血型捐血人中,A亞孟買型66人,B亞孟型61人、O亞孟型51人,AB亞孟型11人,在接獲通知時,可緊急捐血。 邱麗桂說,人的血型細分少說有200、300種,並非終身不變,以她經手的實例來說,有民眾在罹患大腸癌之後,體內產生特殊抗體,輸血時必須審慎處理。 邱麗桂鑑定出罕見血型、多例特殊不規則抗體、建立病患輸血特殊抗體紀錄卡,使得南投醫院成為唯一鑑定不規則抗體的醫院,今天她獲得衛福部第一屆優良資深典範醫事人員頒獎。 衛福部在組織改造成立即將滿2週年前,今天自26家所屬醫院1986名醫事人員中遴選出5名資深典範、5名特殊貢獻者及40名優良醫事人員,頒獎表揚。(104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