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 電影 > 台灣電影歷史 介紹 - History of Taiwanese Movies
台灣電影史
台灣電影起源於日本統治時期。第一部在台灣拍攝的電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豐次郎率領日本攝影師等一行人在全台灣北、中、南一百多處地點取鏡的《台灣實況紹介》。電影內容涵蓋城市建設、電力、農業、工業、礦業、鐵路、教育、風景、民俗、征討原住民等題材,具有政治宣傳作用。第一部台灣人製作的劇情片《誰之過》1925年由劉喜陽等人組成的台灣映畫研究會製作。即使劇情片仍有許多影片具有政治宣傳作用。 1908年高松豐次郎於台灣定居,開始在台灣北、中、南七大都會建戲院放映電影,並與日本及歐美的電影公司簽約,建立制度化的電影發行放映制度。1924年後,台北的放映業者由日本請來一流的電影說明者,電影放映業愈加彭勃。1935年10月日本舉行台灣博覽會,及隔年台北與福岡間開闢航空通運,這兩件事推化造就日治時期台灣電影放映業的鼎盛時期。 1955年,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團主陳澄三與何基明導演合作,拍攝該團拿手戲《薛平貴與王寶釧》,成為二戰後第一部台語片,直到1981年最後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為止,台語電影時代歷經二十多年。據統計,台語片總產量將近兩千部,產量最多時一年有高達120部作品。《薛平貴與王寶釧》在當時台灣社會引起轟動,創下當時票房紀錄,引來台語歌仔戲跟拍風。 1960年代,台海情勢逐漸穩定,台灣中央電影公司提出健康寫實的製作路線,兼顧歐美寫實主義電影,聘請李行拍攝(1964年)《蚵女》與1964年《養鴨人家》兩片。兩片均頗叫好叫座。 1960年代末期,知名導演李翰祥來台發展,香港電影技術帶進台灣。此階段所拍電影類型除了初期的黃梅調,尚有歷史宮闈片《西施》及文藝片,其中以瓊瑤原著為藍圖者佔了8部。 1960年代,香港卲氏公司開始製作新派的武俠片,其中的兩位主要導演胡金銓與張徹後來都來台灣發展。胡金銓於1967年為聯邦公司編導武俠片《龍門客棧》締造了絕佳的票房紀錄,從此武俠、功夫、武打類型的電影成為台灣電影的主流之一,直到80年代才沒落。胡金銓的電影發揮中國京劇的特色,結合彈簧床與吊鋼絲的特技,運用蒙太奇(montage)電影手法,使得武打動作快速俐落,動靜收放形成視覺韻律。 1971年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及次年的《精武門》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熱潮,功夫片興起,台灣武俠主流自此轉為功夫片、武打片繼續在台灣流行。接著張徹在卲氏公司幕後支持下,於1974年率子弟兵姜大衛、狄龍等來台成立長弓公司,也讓功夫武打片成為當時台灣電影的要角。 1970年代中期之後,展開一段台灣的愛國政宣電影時期,如《英烈千秋》(1974年)、《大摩天嶺》、《戰地英豪》、《女兵日記》、《八百壯士》(1976年)、《梅花》、《筧橋英烈傳》(1977年)、《望春風》、《香火》、《黃埔軍魂》、《成功嶺上》(1978年)、《源》、《皇天后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雙十》、《血戰大二膽》等。其中英烈千秋是描述抗日戰爭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英勇抗日壯烈殉國的史實。 此外,較特殊的影片類型有(1977年)《汪洋中的一條船》的自我勉勵寫實片及(1979年)《一個女工的故事》的文藝片。 1970年代中期後也開始學生類型電影,李行、宋存壽、屠忠訓等導演拍製如《小城故事》(1979年)、《早安台北》、《候鳥之愛》、《歡顏》等清新作品。之後,導演林清介則在《一個問題學生》賣座後,連續拍攝相同類型,以學生生活為主題的學生電影,這些類型電影包括《學生之愛》、《同班同學》、《男女合班》《台北甜心》《畢業班》等。而這波電影尚有《拒絕聯考的小子》《年輕人的心聲》《不妥協的一代》。此階段學生電影成為台灣新浪潮電影出現以前的重要台灣電影類型。這些低成本獨立製作方式,也讓新導演有拍片機會。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也在此階段接拍《就是溜溜的她》、《風兒踢踏踩》等兩部片子。 台灣新浪潮電影的興起與沒落:台灣電影的現代主義化可說開始於三支短片合而為一的黃春明原著改編電影-《兒子的大玩偶》(片中另有《蘋果的滋味》、《小琪的那頂帽子》)。除了部分禁演引發的台灣電影宣言風波外,中影公司大膽啟用新人拍攝鄉土文學作品,也是確立台灣電影新浪潮的主因。在《兒子的大玩偶》前,中影已先啟用楊德昌、柯一正、張毅、陶德辰拍攝《光陰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與《小畢的故事》。這些電影也促成台灣電影新風貌,因票房賣座讓台灣新電影成為主流。 《兒子的大玩偶》完成後,突破當時台灣政治與電影保守勢力的抵制,在輿論、口碑與市場的支持下,為往後台灣電影的創作自由創造一片天空。其後,包括侯孝賢、楊德昌、張毅、萬仁、柯一正、陳坤厚、曾壯祥、李祐寧、王童、虞戡平等人也確定以導演為主;形式新穎、風格獨特、意識前進的台灣新電影。 該新浪潮電影絕大多數是由台灣政府所屬的中影公司所投資拍攝,此波新浪潮電影中較重要的作品有《搭錯車》、《風櫃來的人》、《海灘的一天》《看海的日子》《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玉卿嫂》《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這樣過了一生》《青梅竹馬》《殺夫》《恐怖份子》《戀戀風塵》《桂花巷》。 在此影響下,台灣業內原本拍攝商業電影的導演也將此潮流引進商業電影境地,此種以鄉土小說為類型的商業電影,計有《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在室男》、《嫁妝一牛車》、《孤戀花》《孽子》等。不過因為產量有限,1980年代台灣電影仍以如許不了主角的喜劇,與其他賭博片、犯罪片的商業電影。 另一方面,因為香港電影的成功,讓台灣輿論上也開始出現對台灣新電影的批判聲音。以藝術電影為主軸的台灣新電影的支持者與反對者逐漸壁壘分明,此因素,讓集體的台灣新潮流電影方朝終於1980年代末期結束。不但如此,在票房也大為失利。不過,相對的,此藝術電影,卻同時間大受國際影展與各國藝術電影市場上的歡迎。 1980年代中期起,台灣隨著社會經濟泡沫及言論自由的達成,台灣電影以導演為主導,將電影觸角伸向過去禁忌題材,並回顧與探討台灣近現代社會、歷史與個人記憶。這階段代表作有《刀瘟》、《香蕉天堂》、《童黨萬歲》、《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其中最震撼台灣的莫過於侯孝賢的《悲情城市》。這部片以一九份世家各成員經歷台灣光復、二二八事件、及台灣光復初期的歷程,具體而微地反映台灣人的歷史經驗,不但票房叫座,也在威尼斯影展榮獲金獅獎,使侯孝賢成為國際矚目的知名導演。之後幾年,台灣電影於世界各地大小影展獲得不少得獎紀錄,這使得主管電影業務的新聞局自1990年開始,透過電影輔導金來支持藝術電影的製作。 2007年,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獎金補助《刺青》的拍攝工作,以刺青為象徵,探討愛情、親情、友情及女同性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