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 教育 > 台灣的大學教育泡沫化? Taiwan Busted Higher Education
台灣的大學教育泡沫化? (真相分析)
07-07-2010 報導:胡小平 圖:本報資料中心 大學過多 大學生不值錢 我們聽過經濟泡沫、產業泡沫、股市泡沫……但教育泡沫呢?以培育英才為本的教育,也會出現泡沫?是的。隨著高等教育走向商業化、大學數目擴張過度,高教泡沫隱然成形。 “越來越多大學,搶越來越少學生”似乎成為全球趨勢,大學生素質低落、失業率高,也成為多國面對的問題。看看台灣、中國和一些歐美國家的高教困局,再來反思我國的高等教育問題。 台灣大學泛濫成災,已造成奇特現象:大學生不值錢,碩士、博士滿街走。以前有個說法是台北一塊招牌砸下來,十之八九是砸到大學生;今天,砸到博士也不出奇。 台灣人口才區區兩千多萬,每年生產出來的博士數目卻是日本的一倍,日本人口為台灣五倍。 目前台灣約有3萬3700名博士,平均每年有5625名博士畢業,比較之下,日本每年只有2500名博士生。 據台灣學者估計,在過去10年內,台灣博士生增加了三倍,估計市場需要20年時間,來消化這批數目龐大的“庫存博士”。 積弊多年的高等教育,已成為台灣政府胸口永遠的痛,不僅拉低了大學和大學生素質,還衍生一大籮就業、社會問題。 在畢業等于失業情況下,許多大學生唯有躲入象牙塔,繼續修讀碩士。哪知碩士畢業后,還是人浮于事,只有接著讀博士;成為博士后,仍是前途茫茫。 10年前,還只是大學生失業,如今連博士生也找不到工作,高學歷高失業這個老問題,進一步激化。 台灣大學生的失業隊伍高達10萬6000人,而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碩士和博士生,人數約有23萬人,即是說將近半數人畢業后,找不到工做。 這就是台灣20年教改的下場! 入學門檻低素質倒退 大學生失業問題越發嚴重,不少大學生繼續待在象牙塔中修讀碩士和博士文憑,造成博士也過剩。 曾幾何時,人人稱羡的“大學生”,已經從雲端跌入凡間,大學文憑不再是飯碗保證,大學生不但找不到工作,同時素質也被評為大不如前。以前的人才,成了今天的庸才,當中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 早在20年前,台灣倡行教改,把職業學校和專科學校升格為大學,以培育“高科技人才”。在政府大力鼓勵下,大量職校、學院紛紛轉為大學,促使台灣大學的數目從30年前的卅多間,激增至171間,翻了五倍之多。 大學數目暴增,廣招新生,連帶新生入學率年年創新高。去年新生入學率高達96%,甚至有人只考取18分(總分為500分),也被錄取,消息曝光后,引起社會一片嘩然。 大學入學門檻過低、國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的教育素質、大學生濫竽充數的問題,再度被放到鎂光燈底下,尤其是部分升格為大學之后的職專和新興私立大學,素質不進反退。 出現放牛大學 曾有大學講師抱怨,在新學年開課后,竟然發現全班沒有人會寫“蒼蠅”這兩個字;微積分老師要從最基本的代數開始教起,像教國中生多于大學生。 以前有放牛班,現在則出現了放牛大學,學生幾乎百分百都能順利畢業。全民皆大學生,不是好消息,反而是大學文憑泡沫化的明證,一紙文憑已失去其應有價值。 政府部門一個小空缺,引來人龍;學校一個教職,換來2000人應徵,當中不乏博士生。以台鐵局招考維修助理為例,廣告一出,前來應征者一大把,最終錄取30人,當中12人為國立大學畢業生,還有兩位碩士生。 實際上,維修助理不是工程師,不需要大學學歷;在外國,可能只需高中學歷就勝任有余。但在台灣,卻不是這么回事,哪怕虛耗國家資源,即便是中級助理,也要有大學資歷才行。 失落的台灣大學生! 從台南一間大學法文系畢業后,小明(化名)一直無法找到長工,最長的一份工也不過維持半年,其他都是短期工。最后他發現,只有假扮工讀生,才能找到長工,薪水不高,但可以維持生活。 小明不是罕見個案,許多知名度較低的大學,由于學生所讀科系無法與市場需求接軌,畢業即等于失業,這也是鼓吹職校和專科升格大學后的后遺症。 職校和專科升格大學是好事,但許多職校升格為私立大學后,不但沒有相應提高設備和加強資源,甚至為了節省成本,減少實踐課程。而且為了吸納更多學生,降低新生錄取分數、開辦更多科系,粗製濫造下,才造成一連串惡果。 原本把學院擢升為大學的目的,是培育更多高科技人才,豈料20年后,不見高科技人才,反而換來大批被評為不及格、不符市場所需的人才。台灣科技業者依然鬧“人才荒”,缺乏有素質的工程師。 台灣大學生無法與就職市場接軌,早已不是新聞。一年超過20萬名大學畢業生,部分科系畢業生的數目已超出行業需求,如廣播、媒體業等;由于找不到工,這些本科畢業生最終不得不轉行。 由此看出,高等教育的盲目擴充,最終只會造成教育素質沉淪、年輕人失業率高,以及大學陷入財務危機。 汰弱留強大學合併 許多年輕人進大學是為了尋求更好的出路,或是贏在起跑點,但在現實世界中,大學文憑已不再值錢了。 不少專家對台灣高等教育提出解套方法,包括關閉40%大學、為大學生提供在職訓練,甚至由政府付薪水給大學生,讓他們在企業實習,汲取實際經驗,但仍無法解決問題。演變至今,台灣高教市場進入汰弱留強階段,一些學生人數少、素質有待改善的私立大學被合併。 台南立德大學在兩個月前,宣佈被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合併。立德學生人數不到2000,招生率十分不理想,有些科系的招生甚至掛零。 大學過剩,即使是聲譽中等的大學,也遇到新生不足的情況。曾有一間私立大學的科系教授有7人,但大一報到的新生只有一人,全校畢業生比新生人數還多。 對資源短缺的私立大學而言,學生人數不足,承受更大的財務壓力。合併能把分散的資源集中,或是另一條出路。 合併之后,立德將改名,“立德大學”這個名字將走入歷史,立德畢業生會發現他們的母校不見了。除了立德,等待合併打救的還有被視為“吊車尾”的後段班大學,其前身多是職校。 教改專家認為,私立大學固然要合併,國立大學的數目也要減少,才能重新提升大學和大學生的素質。以日本為例,日本去年才關了五家大學。 無論如何,合併之路知易行難,進展緩慢,且大學泡沫化問題已被政治化,是否良藥,有待觀察。 商業化危及學術發展 面對高教泡沫化問題的不只台灣,美國也是,尤其爆發金融風暴后,美國政府大砍預算,高教撥款也是其中之一。撥款萎縮,大學只有尋找其他途徑,提高學費是其中之一。 學費是大學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過去10年來,美國大學學費不斷提高,造成大學生在同年齡的人口比率比上一代減少。吊詭的是,許多大學生為支付學費負債累累,畢業后卻找不到工作。大學文憑嚴重貶值中,淪為人們手中的一紙駕駛執照。 大學生失業率高,就業市場萎縮是原因之一。萎縮市場不足以吸納大量釋出的大學畢業生,出現供過于求現象。 大學過度商業化令人詬病。前哈佛大學校長德瑞克伯克曾大力抨擊此現象,他說,大學為了靠球隊賺錢,罔顧球員入學及畢業的素質,連芝加哥大學等名校都到處設推廣學分班,危及美國高教教學品質。即使是大學教授,也注重科學研究經費的撥款,多于教學。 伯克在2005年推出《大學何價》,書中大膽揭露美國高教商業化的一面。在書中,他不斷重申大學已從一個學術中心,逐漸把重心移至以利益為主的機構,大家應儘早看到這點和作出改變,而不是任其繼續朝商業化的路走下去,因為在企業勢力完全介入大學后,對學術發展的影響深遠。 |
大學學店
學店 (For-profit school),泛指獲得該國政府或教育部認可但是以營利為導向的教育機構;或由財團所創辦以營利為主的私立學校,創立宗旨為「教育商品化」、「營利性教育」(For-profit education)。這些學校每年所賺得的錢可以變成創辦人或創校財團的錢。這些學校為了賺取更多的金錢,於是以低的入學標準來審查申請入學的學生。他們所頒授的學位或證書雖然被國家教育主管部門、一般正規大學或僱主所承認,淪為「學店」。 學店專指高收費卻不把關質素的學校,是純粹繳錢買文憑的狀態,定義也與野雞大學不同。 嚴長壽 批台灣的大學淪學店,「睡4年 還送你畢業證書」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昨應邀演講,主題為「教育應該不一樣」,他直言台灣的大學每年可收30萬人,但去年新生兒僅約16萬人,大學不得不積極招生,連台大的圍牆也貼滿招生廣告、淪為學店,某些南部大學甚至放任學生睡4年。 嚴長壽說,他到南部大學演講,校長不敢帶他逛校園,因教室有一半以上學生在睡覺,甚至拿外套蓋頭睡,學校招生似與學生有「約定」,「給你睡4年,還送你畢業證書。」他也批評,民代雖催生多所大學,卻未考量在地需求。 教育部長吳清基回應,廣設高中、大學是第7屆全國教育會議的共識,現各大學已發展出特色,高等教育已有進步。台大主祕張培仁則說,廣告是推廣教育部針對上班族進修,並非一般招生。 |
滿街大學生素質低落
開辦更多大學,才能培養更多人才,進而提升國家競爭力?不少政府陷入這種迷思。開放高等教育政策,是兩面刃,開辦更多大學,的確可以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接受高深教育,培養更多人才,只不過,一旦全民皆大學生的年代降臨,素質問題卻被放大:這些人才能否為企業、國家所用? 台灣面對大學生過剩、人手不符合市場需求問題,中國也相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高教領域,也步它們的后塵,陷入同樣問題。 ================================================= 中國的高學歷高失業趨勢,越來越嚴竣,為大學生找工己經演變成全民任務。 開辦更多大學、讓高教鬆綁,不是台灣才有,中國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也不可避免地走上這條路。 上個世紀90年代,為了培訓有素質、熟練的廣大勞動階層,中國中央政府決定開放高教、鼓勵民辦大學,讓更多人有機會上大學,習得一技之長。 在政府大力鼓吹各院校興建新校區下,中國各院校投資了約1000億美元(約3400億令吉)用來建設新校區,一棟棟高樓和豪華大學拔地而起,大廣招,變成大辦學,中國高教進入“大躍進”時代。許多高考落選的高中生,得以進入大學,這批人成為私立大學主要收入來源。 2007年,中國大學在校生高達2700萬人,取得全球第一,高等教育入學率達23%,在一些省市,如廣東省,去年的高教普及率已達78%,高教普及化已不是口號,早已落實。 在過去10年來,中國大學的招生人數以每年30%升幅遞增,原本校方打的如意算盤是新生人數多,收入增加,可以用來償還擴充校區的貸款,但算盤打不響,還因為競爭劇烈,數百所私立大學紛紛背負沉重債務。 為了還債,一些大學根本顧不上教學品質,淪為文憑製造廠,降低新生錄取率,新生入學試滿分為七百多分,只要考到200分,也就可以入學了。 新生素質差,講師和教授也好不到那裡,教學品質低落,例如電腦系畢業的學生,大學文憑可能來自某中醫藥類大學,學生在人滿為患、設備差勁、材料不足的情況下修完學位,本該讀4年的課程,卻只讀三年,最后一年稱為實習年,實際上卻是提早讓學生畢業,說是讓他們在企業實習,最終目的是順便找工。 大學生找工僧多粥少 在僧多粥少情況下,中國許多大學生不介意工資少,只要能夠維持生活費就夠了,大學生高收入的神話破滅。 如果說,中國政府開放大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的勞動階層的話,這個目標註定無法落實,大學反而被許多年輕人視為從藍領階段轉為白領的好機會,一些大學還特別設立英文、旅遊、行政、新聞和法律科系來吸引學生。 這些科系成本較低,不需要特別提供什么設備,迎合了年輕人欲從事白領工作的心理。近年來,中國高學歷高失業率問題也不新鮮,去年560萬名大學畢業生當中,還有三分之一仍在尋覓工作,今年又有630萬大軍,殺抵勞動市場,令大學生就業問題更為嚴竣。 如何為這些大學生找一份工作,不但是中央政府的首要任務,已演變成全民任務,政府甚至下令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門,為了穩定局勢,聘請更多大學畢業生,但仍是僧多粥少。 過度商業化導致破產 隨著新生人口下跌,以及老齡化社會到來,全球大學未來不可避免的問題:越來越多大學,搶越來越少的新生。 在大學教育一片亂象中,有人喊出大學應該破產的口號,他們認為,把素質不良、僅剩下表面華麗大衣的大學從市場剔除,對國家、社會都是好事,只有那些該破產的大學破產了,留下那些好的大學,才能促進中國大學教育發展,一改當前亂象。 說到底,大學之所以會破產,不全然是欠債問題,也不是少子化政策所致,而是過度商業化的產物,“無能辦學”、“無條件辦學”、“無法辦學”、“亂亂辦學”、“向錢辦學”、“違規辦學”等一連串原因。 不論是中國大學,或是海外其他大學,它們的素質和聲譽,早已透支,除了少數老牌大學,大部分國家或是國際名牌大學,已失了它們的名牌效應和名牌價值;一些個別領域的專家,成為講座會吸金專家;一些官員和企業大老板混入神聖學府,爭戴研究生、博士生的帽子,他們不懂研究,只用大把錢買下博士帽,導致研究生、博士生泡沫化。 在中國,有權授予博士學位的大學有365所,而全球擁有最好和最多的研究型大學的美國,卻只有253間。 大學是人才搖籃手,老百姓普遍抱著,衣可以少穿、飯可以少吃,卻不能不讓子女受教育的想法,讓孩子讀大學,是許多家長的目標;對年輕人而言,進大學,也是他們一輩子的夢想,但現實卻是私立大學爭相崛起,廣招學生,形成惡性競爭,拉低了教學和學生素質,十多年來的惡性循環,造成培育人才的大學反而衍生了一連串社會問題,而大學也因為欠債累累陷入破產危機。 人口減少大學過剩 歐美政府常年撥款給大學充經費,但大學管理局還是要自行籌措不足的經費,一些知名度高的大學,科研項目是重要經費來源。 全世界大學,無法不面對的殘酷現實是人口減少、未來就讀人口縮減的問題。這種現象在台灣並不陌生,人口出生率下跌,原本面對過剩問題的各級大學招生壓力更大,先是私立高中職業學校招生不足,接著下來是技術學校,去年更有10間私立大學招生率不足,算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國內學生不足,只有把目標轉向海外,許多台灣大學有意赴中國開辦高級企管課程如EMBA,但台灣政府遲遲不肯開綠燈,反而是中國名牌大學來台灣搶人,台灣年輕學子去中國讀大學已蔚成一股新潮流。 無論如何,由于中文不是國際語言,與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大學比較,台灣在爭取海外留學生這一塊並不容易。 相同的,中國大學未來也面對少子化、人口老化的問題,估計在未來10年內,中國18歲至22歲之間的人口將減少400萬人,屆時,那些經營不善、名聲不佳、沒有特色的民辦大學、私人院校,將被淘汰。 預料,全球大學過剩問題,在未來幾年內更明顯。 大學管理層自行拔款 大學泡沫化,造成大學文憑不值錢、大學生乏人問津,畢業等于失業,企業只對部分公立大學畢業生有信心。如何減輕政府財務負擔,又能為國家培養有素質人才,一向是全世界高教共同問題,也是高教趨于商業化的原因。 高等教育經營從來不是易事,各國政府年年高教撥款都是數以十億元計,但最多只佔大學辦校經費的一半,要生存下去,大學管理層必須自行籌款。 相較于亞洲國家,看看推行高教普及化政策的歐美國家,如何經營它們的高等教育。 美國 儘管美國的大學過度商業化惹人垢病,但在籌集經費方面,它仍有一套制度。美國公立大學一半經費來自政府撥款,根據各校科學研究水平而決定撥款數額,另外有關當局也大規模招收海外留學生,留學生學費是美國大學紓解辦校經費的重要管道,每年為美國帶來上百億美元外匯。 發行債券也是美國大學籌資方法之一,多用在大型建設項目。名牌大學還可以利用科學研究來賺取經費,在研究基礎強、設備良好的大學,已是普遍現象。 對外募捐是另一個重要集資管道,美國大學不但特別成立募捐部,專司找人捐款,一些大學董事更是金主,大學是否委任他擔任董事,胥視他能為大學籌募多大財富。 歐洲 歐洲國家高等教育仍是依賴政府年度撥款,不管是私立還是公立,年年都有數額不一的撥款。這些撥款多用在教職員工資上,除了法國,大部分教師都是由政府直接任命和支付薪水。 鼓勵科研,多國政府把教學撥款和科研撥款分開,教學撥款視學生和員工數目而定,科研撥款視大學表現而定,通常由國家特定科研委員會負責。 政府另外撥款給表現優異的大學,獎掖它們學術上的卓越表現。 如此,政府常年撥款仍不足以維持大學營運,許多大學通過提高學費、自主經營、向社會和企業提供服務、募捐等方式,自行籌備不足的經費。 |
私校退場/私校怎退場,要棒子也要胡蘿蔔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鄭語謙/台北報導 2013/09/25 現行私校法已有整併、轉型等私校退場輔導機制,教育部也可勒令問題私校停辦,但至今仍無任何私立大專退場。部分私校認為,退場時校地要充公,誘因不足,學校才會打死不退;得解開校地校產這個結,招不到生的私校才不會硬撐。 私立科大校院協進會理事長、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表示,要學校早點退場,校地校產處理方式的死結須打開,一定要修法讓校地可轉換其他用途或變賣,所得可回饋校董一到二成;並可採「優退」,早點申請退場,可多拿回一點校地。 私校法規定,學校解散清算後,剩餘財產不得歸屬於個人或營利事業,只能捐給其他學校,或改辦文化、社福事業,否則就要充公。 大葉大學校長武東星表示,以大葉為例,收到一萬兩千名學生學費後投注每名學生的經費尚且不足支應,何況只有兩三千名學生的大學。他認為教育部應強硬介入,若學校投入學生成本太低、教學品質太爛,就勒令退場。 但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指出,現行私校法早有退場機制,對於違法或辦學不佳的私校,教育部本來就有權責介入,限期改善,進而要求停招、停辦、合併或轉型為文教、社福機構,根本不必再提供退還土地的「誘因」。教育部不應卸責,應先依法整頓私校,改善教學品質,再來談退場。 陳政亮以永達技術學院為例,早在七、八年前,董事會就自行修改勞動條件,惡意逼退老師,教育部卻放任董事會恣意妄為,若早點介入,也不致演變至此。 |
回顧 -- (台灣) 大學文憑泡沫化
2003-04-01 天下雜誌 273期 作者:麥立心、蔡明珊 大學錄取率,今年就要破百分之百。當所有的人都能成為「大學生」時,素質、能力是否能夠維持?企業界如何看待這批社會新鮮人?就業市場上,他們的最愛轉向了嗎? 大學錄取率,今年就要破百分之百。 當所有的人都能成為「大學生」時,素質、能力是否能夠維持? 企業界如何看待這批社會新鮮人?就業市場上,他們的最愛轉向了嗎? 「我們現在幾乎不收書面履歷,假設某個主管只要『國立大學』或是『碩士』,電腦系統一下子就可以掃出符合條件的履歷,」宏碁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游英基表示。 文化大學畢業的李同學或許就是一個因此而被掃地出門的例子。為了找工作,她考了托福、多益(TOEIC)測驗、上電腦補習班、還也考了一張排版軟體PageMaker的證照,卻連一次面試的機會也沒有,將近八個月的嘗試與挫敗後,她只好放棄,決定出國讀書。 便利的徵才軟體只是幫兇,像細胞分裂般不斷增生的大學,才是真正的禍首。 十年來,拜大專院校數量暴增三倍,九十一學年度的大學院校已高達一三九家。十年來大專院校畢業生人數也暴增十六萬,預估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將有三十多萬人,職場競爭相當激烈。 根據《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企業最愛的大學生」調查發現,有九成企業承認大學生的素質一年不如一年(表一),應證了大學人數暴增的結果,品質並未相對提升。 過去,我們只知道冷門科系和熱門科系之間的天差地遠;而現在,就業或升學的選擇,卻能讓一個年輕人的命運大不相同。 今年有四一%的人資主管認為,當學士、碩士共同應徵同一職位,會優先考慮任用碩士,創連續三年調查的新高記錄,比例首度突破四成。(表二) 這顯示高等教育政策大幅放寬大學錄取率之後,在就業市場開始發酵,學士學歷成為新弱勢,除了供過於求,企業也無法認定「學士」就是擁有能力的人才。 宏碁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游英基表示,今年宏碁的人才調整計劃,就是大幅拉高碩士學歷的員工比例,至少會提高到二○%。 「以前我不會一直找碩士啊,因為學士就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了,」游英基說,現在大學生的素質和五年前差了一大截,高科技業用人的碩士比例會愈來愈高,實在是因為學士素質逐漸低落。 以金融業為例,富邦銀行人力資源處經理陳建勳表示,以前負責收款經辦的櫃台人員,都是用高中職畢業生,而現在,九八%的櫃台助理專員都是大專以上學歷,而且起薪也只是二萬六千元。 若同樣是學商管財務,念到研究所就不一樣,陳建勳表示,一般來講,若是商管類研究所畢業,就有機會進入財務部門,薪水以四萬元起跳。 「真正需要專業的人才還是會找碩士畢業的,大學畢業生就要降格以求,」陳建勳認為,當愈來愈多碩士前來應徵,大學畢業生逐漸變成只能坐櫃台或做業務,累積工作經驗,或者靠優異的表現,等待轉換部門或跳槽的機會。 當企業用人的學歷標準不斷調高,對大學畢業生來說,就業與升學之間,再也不能像過去,單純地以興趣做選擇。 《CHEERS雜誌》再將國立、私立、技術學院學生的工作態度及能力區分調查,企業普遍認為,國立大學的學生在「專業知識」、「具國際觀及外語能力」及「創新思考」等方面,表現較優異。(表三) 喜歡雇用名校人才的企業觀點是,「念名校的有兩種人,一種比較聰明,一種比較認真,所以我們當然從裡面去挑人,」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王金山表示。現在就連傳統產業中的汽車業,也有愈來愈多錄用國立名校畢業生的傾向。「當然國立、私立的,我們都會面談,可能是找八個台大、二個文化的,最後錄取的還是台大的,你能說這是學歷導向?這也是能力導向啊,」一位汽車業人資主管如此分析。 「我們並沒有刻意的刷掉私立大學的學生,」寶僑家品客戶發展業務部協理蘇永瞬本身就畢業於淡江大學,但他也觀察到,在目前高度競爭的就業市場,「私立大學進入面試階段的確比較少,而且愈來愈少。」 在政大徵才博覽會上,某大金控人事處招募的主管就說,雖然自己也是台大畢業,但他覺得台大、政大的人有時不比私立學校的學生好用,「他們穩定性不高,做了一、兩年就凍未條,而且好高騖遠,不願做基層的工作。」 更有企業認為,「國立大學學生會讀書,但對於人生經驗通常很弱,溫室裡的花朵沒有大開大闔的性格,通常最適合作會計師、律師、金融業等專業性職業,倒不適合衝鋒陷陣,開闢江山。」 私立大學方面,他們在「學習意願強、可塑性高」、「具溝通協調能力」及「具表達能力」等,受企業肯定。 佳能企業管理部主任李吉森說,像佳能裡比較多私立學校的學生,如淡江、輔大的學生,表達能力及靈活度就比較高,不同於一般只會念書的國立大學學生。 以技術學院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忠誠度高,能配合公司發展規劃」、「能團隊合作」及「學習意願強、可塑性高」。 台灣恩益禧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江朝輝用「勤能補拙」來形容技職的學生,因為技職教育的涵養過程,就是培育技術人才進入社會後能立刻上手,他們多半不像國立大學的學生,會計劃出國深造,反而會專心待在企業,並勤於職場學習的機會。 學歷不是絕對 其實,沒有名校背景,卻擔任總經理的私立大學畢業生也很多。 像美商甲骨文總經理李紹唐沒有傲人的學歷,卻從小時候立下擔任外商總經理的目標,從淡江國貿系畢業後,他就特別針對外商投遞履歷。為了進入科技人才的「訓練所」︱︱IBM,李紹唐從最基層的行政專員做起,負責進出品貿易。李紹唐既沒出國念書、也沒拿過碩士,就憑著積極的企圖心,一路升上IBM委外事業群總經理,三年前,應甲骨文之邀擔任總經理,如願完成他的夢想。 一如往年,成大已蟬聯第七年「企業最愛的大學生」寶座,綜合排名獲一千大企業青睞;台大位居第二,依序排名為交大、清華、政大、北科大、台科大、淡江大學、中原大學、逢甲大學。 就各行業別來看,服務業、高科技製造業、傳統製造業的第一名仍是成大。交大及清華位居高科技製造業第二、三名,也受企業喜愛(表四)。豐藝電子人事行政部經理陳錦鋒,覺得清大、交大理工學校背景的學生,有科技人的特質,對研發有興趣,能在企業中待得比較久,穩定性較高;而在金融業來說,企業最歡迎政大的學生。 雖然企業普遍認為學生素質下降,但IBM軟體事業群協理盧全一卻不以為意,「這考驗主管是否有慧眼識英雄的能力,好的人才還是能被發掘。」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人力資源部副總裁陶尊芷也認為,現在的學生素質不是不好,而是價值觀改變了,他們比較重視自我,不會為了工作替公司賣命,而能不能留住人才,也變成公司的一項考驗。 寶僑家品協理蘇永瞬認為,由於現在全球資訊流通快速,大學生對知識探索的領域更廣,也更了解、更能體會語言的重要性,所以他觀察到這幾年面試中遇到的優秀大學生,不論在社團經驗、外語能力、專業能力,都比以前的大學生更強。 「現在的六、七年級畢業生不見得是素質低落,而是對工作的期望有所不同,」蘇永瞬分析,對四、五年級的企業主管來說,若新鮮人不能忍受煎熬、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就很容易被貼上好高騖遠、素質不佳的標籤,「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沒理由去責備這些e世代的工作觀和人生觀。」 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也觀察,其實台灣的七年級生,正是有史以來父母最有錢、社會最開放、電腦和資訊最普及的一代,「他們的條件絕對贏過我這一代,但看法卻很悲觀。」 相反地,蘇永瞬鼓勵六、七年級新鮮人,工作觀的代溝可以留待時間來磨合,卻不必因此而誤認自己「素質低落」,因此喪失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