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 藥物 > 除鐵能 - Deferoxamine (Desferal)
除鐵能 DESFERAL 2ML/500MG
藥品許可證:衛署藥輸字第011917號 中文名:除鐵能注射劑 健保局藥理類別:重金屬拮抗劑 學名:Deferoxamine 類別: INT , 劑量: VIAL ATC7藥理類別:V03AC01 deferoxamine 孕婦用藥分級: C 級 在對照的動物研究試驗中顯示該藥學物對胚胎有不良反應(致畸胎性或殺胚胎性或其他),但未進行人體懷孕婦女研究;或者尚無對照的人體懷孕婦女或動物研究試驗。只有在可能的利益大於潛在的危險,才可使用此藥物。 藥理作用 本品為鐵的螫合劑,它對鐵離子(Fe+3)和鋁離子(Al+3)都有很強的親和力,可與之結合成水溶性螫合物,由腎臟快速安排出。 適應症 鐵質沈著症、急性鐵中毒、鋁質沈著症。 用法用量 1. 急性中毒─1g肌注,接著每4小時0.5g共2劑,然後視需要每4~12小時一次 2. 靜脈滴注─劑量和肌注相同,速度為1小時15mg/kg。 3. 慢性鐵負荷量過多:肌注─1天0.5~1g;皮下─1天1g~2g。注射8~24小時以上,可使一種微量輸注幫浦(Miniinfusion pump)。 藥動力學 吸收 Desferioxamine(DFO)在靜脈或皮下注射後,可迅速被吸收;但在黏膜完整未受損的胃腸道中,其吸收程度則極差。當進行腹膜透析時,DFO可經由透析液投予而吸收。 分布 健康志願者肌肉注射 10mg/kg DFO,30分鐘後,可測得最高血中濃度為 15.5umole/l (8.7 ug/ml)。注射 1 小時後。 ferrioxamine (FO) 的最高血中濃度為 3.7 umole/l (2.3 ug/ml)。體外實驗顯示,不到10%的 DFO 會與血清蛋白結合。 Desferioxamine 可通過胎盤,但是否也會滲入乳汁則未知。 代謝 在鐵蓄積症患者的尿中,可分離檢測出 4 種DFO 的代謝物。DFO 的代謝過程中,會發生下列生物轉化反應:經由轉胺作用與氧化作用可生成一種酸代謝物,經由beta氧化作用,也可生成一種酸代謝。而經由去羧基作用與經由 N -羥化作用則均生成中性代謝物。 清除 在健康志願體,DFO 及 FO的排除均為雙相的。在快速的第一相中,DFO之半衰期為 1 小時,而FO之半衰期為 2.4 小時:在緩慢的第二相中,兩者之半衰期均為 6 小時。注射入體內之劑量,在 6 小時內,22% 以 DFO 及 1% 以 FO 之型式出現於尿中。 特殊臨床狀況之動力學 血色素沉著症之患者,肌肉注射 10mg/kg DFO,1 小時後,可測得 DFO 最高血中濃度為 7.0 umole/l (3.9ug/ml),及 FO 最高血中濃度為 15.7 umole/l (9.6 ug/ml)。這類患者之 DFO 及FO 排除半衰期分別為 5.6 小時與 4.6 小時。注射人體內之劑量,在 6 小時後,17%以 DFO 及 12% 以 FO之型式於尿中排出。 腎衰期患者,於透析間隔期間,在 1 小時內,靜脈輸注 40mg/kg DFO,其輸注終了時之血中濃度為152 umole/l (85.2 ug/ml)。若在透析之同時,輸注投予 DFO,則其血中濃度會降至13%與低於27%之間。以上這兩種情況,FO之血中濃度均約為 7.0 umol/l (4.3 ug/ml);而aluminoxamine之血中濃度則約為2-3nmole/ml(1.2-1.8 ug/ml)。停止靜脈輸注後,DFO的血中濃度以20分鐘的半衰期快速下降,而有少部份之劑量以14 小時之較長半衰期進行排除。Aluminoxamine之血中濃度持續上升至停止輸注後48小時,並達到約7 umole/l (4 ug/ml)之濃度;接著經過透析之後,aluminoxamine的血中濃度可降至2.2 umole/l (1.3 ug/ml)。 副作用 皮疹、注射部位疼痛,低血壓、心跳加速,呼吸窘迫症,視力、聽覺受損等。 交互作用 1.與prochlorperazine (phenothiazine之衍生物)同時投予,會導致暫時性的意識損害、椎體異常、及昏迷。 2.合併使用Desferal與高劑量的維他命 C(每日超過500mg)治療嚴重慢性鐵蓄積症患者,偶爾會發生心臟機能損害,此現象在停止使用維他命C之後即可恢復。 3.與Desferal結合之鎵-67會自尿中快速排除,鎵-67之顯影效果會因此扭曲,建議在進行造影樹之48小時前應停用Desferal。 禁忌 便秘、對本類藥物及其賦型劑過敏者。 注意事項 1. 本品注射後排於尿中,會使尿液呈紅色,如若呈紅褐色,表示血清中鐵質濃度仍高,還須繼續治療。 2. 長期或高劑量使用本品會造成慢性體內鐵質過量,所以要定期做眼底鏡檢查及聽力測驗。 藥品保存方式 藥品應置於攝氏 15 ~ 25 度乾燥處所;如發生變質或過期,不可再使用。 ++++++++++++++++++++++++++++++++++++++ |
長期輸血病人
長期副作用有輸血造成之感染及鐵質沉積。 輸血反應: 鐵質沉積:這是因為長期輸注紅血球,其中所含血色素即含有鐵,且其含量 遠超過人體的需要量,人體可以吸收鐵、儲存鐵,卻無法主動排出鐵,因為輸血所獲得的鐵質無法排出,逐漸導致血鐵升高,所以會沉積在許多器官,如心臟,會造 成心肌病變、心肌纖維化、心室肥大擴大甚至心臟衰竭,沉積在胰臟則會造成糖尿病,在肝臟可引起肝細胞受損,造成肝纖維化或硬化,如沉積在腦或內分泌器官, 將造成生長遲緩、不孕。 一般輸血治療為每月需4單位血品輸注則為中度輸血需求,每月需8單位血品輸注則為高度(重度)輸血需求,而一單位血液約含100毫克的鐵質,長期輸血的病人體內鐵質累積量約是每天每公斤0.4至0.5毫 克,若以每月4單位的輸血則一年累積鐵約5克;重覆輸血20至40單位時體內所有器官都可能會出現鐵質過多症狀。 重型海洋性貧血、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症、再生不良性貧血 病人,因為骨髓無法正常造血,導致血色素下降而引起貧血,因此長期需要輸血;長期輸血病人,體內不斷會有外來鐵質進到體內,所以必需使用排鐵治療以達到體 內鐵質的平衡,也就是新的鐵質沉積體內的量必須低於或等於排出去的鐵質量,才能讓體內鐵質沉積不至於一直上升而傷害器官功能。 排鐵劑基本上是金屬的螯合劑,只是與鐵離子的親合力比 較高,它會特異性地和鐵離子螯合,螯合後形成的複合物可由尿液或腸胃道排出,進而降低體內鐵質的含量,達到排鐵的效果。 臨床上可用的排鐵劑注射類型 注射排鐵劑 除鐵能— Deferoxamine (Desferal) 除鐵能一分子可結合一個鐵離子,分子大,無法從腸胃道吸收,只能皮下或靜脈注射,螯合的鐵會從尿液及糞便排出,它在體內的半衰期很短,大約只有半小時,因 此一旦停止注射,體內的Deferoxamine很快會被 去除掉,排鐵效果則會立刻停止,是治療鐵質過多的第一線療法。目前多以皮下注射,以每天每公斤體重30-40毫 克的劑量,每天連續注射8-12小時,每週5-7天,病人多以晚上睡覺時間注射以維持日常生活作息正常不受干擾;若以 靜脈注射方式則須採住院或門診長時間之注射。 需注意的是Deferoxamine在進行排鐵時,會消耗體內的維他命C,一旦體內維他命C不 足,反而影響排鐵效果,所以病人在使用Deferoxamine時, 也應每日口服維他命C 50-100毫克,可幫助鐵質從尿 液中排出。 除鐵能(Deferoxamine)使用上也會產生不良副作用,其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幾種: 1.注射部位的癢、紅腫、腫塊、疼痛:可藉由局部處理,並替換皮下注射部位來減輕症狀。 2.感染:若使用時有持續發燒現象,應立即停止注射,直到發燒原因找到且確定和Deferoxamine無 關為止。 3.在 感覺神經毒性方面:有高音頻聽力喪失或耳鳴之聽力問題;視力模糊、夜盲及色盲之視力問題。此毒性之發生多與藥物使用劑量有關。 4.生長遲緩與骨骼變形:此副作用發生亦與藥物使用劑量有關。 5.其它:較罕見 ,如腎功能受損、間質性肺炎。 維持理想的鐵質是長期輸血病人最需照護的部份: 遵照醫囑做好排鐵治療,並嚴密監測自己的血清鐵蛋白(ferritin),應每月抽血監測血清鐵蛋白(ferritin)濃度,並依據結果每隔3~6個月調整劑量。 |
排鐵劑的新進展 (2009)
php.Element.Def.Pdf_Fallback
php.Element.Def.Pdf_Fallback
新一代口服排鐵劑 - 易解鐵(Exjade) 東元綜合醫院 血液腫瘤科 董筱玲醫師 102/10/21 許多慢性貧血病人如重型海洋性貧血、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 再生不良性貧血, 以及洗腎病人等因為造血功能異常導致血色素下降引起貧血,而必須長期輸血。 但是長期輸血會造成鐵質沉積在體內, 形成所謂鐵質沉著症 (hemochromatosis)。 過多的鐵質長期沉積在體內會傷害各個重要器官, 例如沉積在肝臟會造成慢性肝病、肝硬化, 甚至引發肝癌; 沉積在胰臟會造成胰臟功能不足而產生糖尿病; 沉積在腦部或內分泌器官會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遲緩、性腺功能不足、以及不孕等; 另外也會產生關節病變及皮膚色素沉澱; 如果沉積在心臟則會造成心肌病變, 心肌纖維化、心室肥大擴大, 甚至產生心律不整與心臟衰竭而導致死亡, 因此這些患者必須持續接受排鐵治療以減少重要器官受損。 臨床上當血清內鐵蛋白(ferritin) 濃度超過1,000~2,000 ug/L, 輸血治療仍需持續進行時就建議應使用排鐵劑治療, 以減少體內鐵質過量。 排鐵劑基本上是金屬的螯合劑,它會特異性地和鐵離子螯合形成複合物, 再由尿液或糞便排出,進而降低體內鐵質的含量,達到排鐵的效果。最早被發展出來的排鐵劑是deferoxamine (Desferal, 除鐵能), 是一種可與三價鐵離子形成複合物的螯合劑,使複合物可經由尿液及糞便排除。 但因除鐵能是針劑藥物, 在體內的半衰期很短,大約只有半小時,一旦停止注射,體內的 除鐵能很快會被清除掉而停止排鐵效果,藥效僅能維持數小時。 因此每天需要給予至少8小時以上的連續皮下或靜脈注射,造成患者順從度不佳。 因此之後口服排鐵劑逐漸被研發出來, 讓患者不需再忍受長時間的給藥,只要按時服用藥物就可排鐵, 如此讓病人可以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目前市面上有兩種口服排鐵劑,分別是deferiprone (Kelfer, 康鐵寧)及deferasirox (Exjade, 易解鐵) 。康鐵寧於1995年在印度核准上市,1999年於歐盟也獲核准,台灣則在2002年核准上市,但迄今美國尚未核准使用,主要是因為康鐵寧會造成5%的病人產生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副作用,基於安全性的考量, 故在美國未被核准上市。 而易解鐵則是新一代的口服排鐵劑, 於2005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上市,次年歐盟也核准,而台灣則於2007年核准上市, 並有健保給付, 給付條件為限用於治療因輸血而導致慢性鐵質沉著症(輸血性血鐵質沉積)的成年人及2歲以上兒童患者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1. 重型海洋性貧血或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症候群、再生不良性貧血患者。 2. 需長期輸血治療且已併有鐵質沉積之患者,則在患者血清內鐵蛋白 (Ferritin)> 2000 ug/L時使用。 易解鐵為N-substituted bis-hydroxyphenyltriazoles類螯合劑,對三價鐵的螯合專一度高,可以2:1的比例結合鐵離子,且因分子量相對較小,很容易從腸胃道吸收。螯合之複合物主要由糞便排出, 只有少部份是由尿液排除, 所以洗腎病人使用也相對安全。易解鐵為長效劑型的可溶錠, 服用方法十分簡單, 一天服用一次即可。 服用時必須在進食前30分鐘或空腹時服用, 服用方法是將易解鐵放入約 100 - 200毫升的水、蘋果汁或柳橙汁中 (但不可溶於牛奶或碳酸飲料),攪拌到藥錠溶解成懸浮液後喝下即可。易解鐵之建議起始劑量為每日20 mg/kg,之後維持劑量依其血清內鐵蛋白變化,每三至六個月以5-10 mg/kg調整, 如果血清內鐵蛋白持續下降到低於500 ug/L, 可以考慮中止治療。 臨床療效方面, 根據臨床研究顯示, 使用易解鐵可顯著減少肝臟鐵濃度,成功率達58.6%。另外也有研究顯示,易解鐵可顯著降低心臟的鐵含量, 使心臟鐵沉積情形獲得改善。 至於易解鐵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最常見包括胃腸不適、腹痛、噁心、嘔吐等, 可於吃藥30分鐘後食用固體食物以減輕症狀。另外因為製劑中含有乳糖, 故有乳糖不耐症病人可能會產生腹瀉。 另外也有些病人會產生皮膚紅疹、血清肌酸酐值輕微上升、肝臟功能受損、以及血球減少症等。因此使用易解鐵治療期間應小心監測血球及肝、腎功能變化, 如果發生不明原因之白血球低下或肝、腎功能不全時,則應即時停藥。 對於因大量或長期輸血造成鐵質沉著症的患者而言,針劑的除鐵能因為療效明確及安全性高, 仍然是排鐵的第一線治療首選。但若因患者順從性不佳或是使用除鐵能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時,則考慮使用口服排鐵劑。 其中易解鐵為新一代的口服排鐵劑, 服用非常方便, 一天一次即可, 療效及安全性也相當高, 更有健保給付, 對於需要長期輸血而造成鐵質沉著症的病人可說是治療上的一大福音。 Deferoxamine (Desferal)
Deferoxamine (also known as desferrioxamine B, desferoxamine B, DFO-B, DFOA, DFB or desferal) is a bacterial siderophore produced by the Actinobacteria Streptomyces pilosus. It has medical applications as a chelating agent used to remove excess iron from the body. The mesylate salt of DFO-B is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t is o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List of Essential Medicines, a list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dications needed in a basic health system. Medical Uses Deferoxamine is used to treat acute iron poisoning, especially in small children. This agent is also frequently used to treat hemochromatosis, a disease of iron accumulation that can be either genetic or acquired. Acquired hemochromatosis is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certain types of chronic anemia (e.g. thalassemia an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who require many blood transfusions, which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amount of iron in the body. Administration for chronic conditions is generally accomplish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ver a period of 8–12 hours each day. Administration of deferoxamine after acute intoxication may color the urine a pinkish red, a phenomenon termed "vin rosé urine". Apart from iron toxicity, deferoxamine can be used to treat aluminium toxicity (an excess of aluminium in the body) in select patients. In America, the drug is not FDA-approved for this use. Deferoxamine is also used to minimize doxorubicin's cardiotoxic side effects and in the treatment of a patient with aceruloplasminemia. Mechanism Deferoxamine acts by binding free iron in the bloodstream and enhancing its elimination in the urine. By removing excess iron, the agent reduces the damage done to various organs and tissues, such as the liver. Also, it speeds healing of nerve damage (and minimizes the extent of recent nerve trauma).[citation needed] Deferoxamine may modulate expression[4] and release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by specific cell types. Research Deferoxamine is being studied as a treatment for spinal cord inju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