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 保健 > 101歲劈腿爺,頭能頂地,腿可繞頸 - 101 years old
101歲劈腿爺,頭能頂地,腿可繞頸
元氣周報 記者 莊琇閔 報導 陳立凱 攝影 2010/03/08 技驚四座 高齡101歲的崔介忱老先生,每當說出自己的年齡,旁人莫不抱著質疑的眼光,除了他的外貌一點也不像百歲人瑞,最教人驚訝的是他健步如飛的身手,15秒可做20個伏地挺身,一口氣走完6公里,仍舊氣不喘,連30歲的年輕人都自嘆弗如。 崔介忱小檔案 出生:民國前1年, 學經歷:警政署退休 子孫:2子1女,有4個孫女,1外孫、1外孫女。 居住情形:與太太、孫女同住。 起床入睡時間:晚間9點入睡,清晨4點半起床。 日日床上功夫 35年不斷 崔老先生是河北冀州人,生於民國前一年,師範學校、陸官八期、陸軍參大八期畢業,當過小學校長、陸軍團長、參謀長、處長等。原本從事教職的他,因痛恨日本人侵略占領國土,決定投筆從戎,後來隨著政府遷台。 崔老先生在66歲那年退休,也開始他每天不間斷的運動習慣,每天必做的「床上保健功夫」是77年前從軍在東北時,由察哈爾省涿鹿縣清涼寺的光明法師所傳授,他在35年間每天勤練,身體狀況比退休前還好。 走得到的地方 一定徒步 崔老先生說,人要活就要動,有健康才有快樂,他每天出門到家附近的大安森林公園,輕輕鬆鬆就可以走上半個多小時,甚至只要走得到的地方,他都是徒步。 和他結褵73年的崔老太太,今年也有92歲,但是白淨光滑的臉龐,讓人忍不住讚嘆「保養得真好」,她笑著說兩人生活簡單規律,沒有特別的養生秘訣,飲食方面則以清淡多蔬果為主,少吃肉類、油炸及冰冷、重辣重鹹的食物。 打麻將練腦力 最多八圈 和崔介忱結褵73年的崔老太太(左),今年92歲,皮膚白淨光滑。崔老先生不但身體硬朗,頭腦也相當清楚,他透露自己訓練腦力的方法是「打麻將」,不過仍維持他一貫的養生原則,堅持只打八圈,而且絕對不熬夜。 崔老先生對於自己的保健成果相當自豪,當場示範起身體的柔軟度,只見他坐到平鋪的毯子上,雙腿分開近180度,彎腰向前,頭輕鬆碰到地面。 柔軟度像嬰兒 做上千下 接著雙腳合併伸直,再彎腰,頭就碰到膝蓋。他說這兩個動作每天都各要連續做上1080下。更令人震撼的是,他還能雙腳輪流拿起來掛在脖子上,讓人幾乎忘記他已是百歲人瑞。 崔老先生對於自己101歲的年齡認為「沒什麼了不起」,他說人類的正常年齡應是125歲到175歲,健康長壽的秘訣就是「營養夠、睡眠夠、運動夠、心情愉快」而已。 |
適合老人運動項目與注意事項有哪些?
在傳統的觀念裡,認為人愈老愈不適合做運動,其實這觀念是錯了。近年來,許多醫學文獻,對老年人適時與適量的運動給予肯定和支持。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進身體機能,預防疾病發生,使老年人能應付日常生活中的工作,而不覺得自己逐漸衰老,進而達到健康與快活的人生喔~接下來小編要提供給大家,有哪些適合給老人運動的項目,適時的運動對老人家在身體上有哪些益處呢? 最適合老人運動項目有那些? 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以溫和、不激烈為原則,如散步、體操、騎固定腳踏車;此外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太極拳、外丹功等,皆為老年人相當適合的運動項目。 老人運動有哪些注意事項? 為了確保運動能帶給老年人健康的益處,選擇運動項目前應先請教醫師,且運動前請參考以下的建議: 老人運動注意事項1:穿著寬鬆的衣服及大小合適的運動鞋。 老人運動注意事項2:運動前應先做熱身運動。 老人運動注意事項3:依個人能力選擇運動。 老人運動注意事項4:運動量的增加,要採循序漸進方式。 老人運動注意事項5:運動時,要注意身體與心理的感受。 老人運動注意事項6:運動健身應持續有恆心。 老人運動注意事項7:將運動融人生活當中。 老人運動注意事項8:避免危險的一些作法:不可摒氣用力,因摒氣用力時胸膛內的壓力會驟然增加許多,減少靜脈血液的回流,心臟輸出的血液也相對地減少,腦中一旦缺血,很可能發生頭暈或昏倒的現象。 老人運動注意事項9:運動後注意把汗擦乾,盡快沐浴,補充水分。 老人運動注意事項10:運動環境的選擇,以安全為原則,以免發生危險。 老人運動量多少適合? 每個人的體能狀況各有不同,因此合適的運動量也就不一樣,原則上,不應該做到有明顯不舒適、很吃力、很痛苦、或很疲勞的感覺。一般而言,以能夠達到舒適、合理用力的程度或有輕微疲勞產生較適合,且絕對不可勉強。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的老人是否適合運動? 適當的運動對心臟病與高血壓的患者都是有益的,但不適當的運動卻會給患者帶來危險,因此,在從事運動前, 應請 醫師徹底檢查,並 和 醫師討論,找出適合的運動項目。 一般而言,要改善心肺功能較有效的方法是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走、騎固定腳踏車、外丹功、太極拳、臬球、羽球等,每週至少要有3次,採循序漸進方式,每次以不超過30分鐘為較佳,如發生胸痛、流冷汗、暈眩應立即停止運動,並請醫師檢查。 患有氣喘的老人是否適合運動? 氣喘患者可藉著適當的運動方式或藉著藥物來避免其症狀的發作,同時也可因適度的運動來改善身體功能,但運動前應到醫院做運動壓力測驗,以了解運動時的生理反應,另方面,必須注意環境氣候的變化、運動項目的選擇和運用適當的運動方法。 患糖尿病的老人是否適合運動? 規律運動對任何人都是有益的,尤其是糖尿病人更不可或缺。因運動可促進胰島索的生理作用,降低血糖,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可減少合併症發生,玆分別說明如下: 一、適量運動對糖尿病人的益處: 可增加肌肉、肝臟和脂肪等細胞對胰島索的敏感性,在從事幾個月的運動後,可減少胰島素需要量的20%~40%。 可增加肌肉和肝臟的肝醣含量,可改善因活動而造成的血糖過低現象。 可增進心臟、血管循環和代謝功能,穩定心理情緒及降低血壓、減低冠狀動脈症狀。 促進熱量的消耗,避免體重過重。 二、糖尿病人適量運動應注意事項: 1.在運動前,應至醫院接受運動測驗,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如有併發症時應暫時停止。 2.服藥後或空腹時不可運動,以免因低血糖而造成休克。 3.應穿襪子和鞋子,避免腳部受傷:因糖尿病人皮膚的抵抗力低,極易受外在因素的感染而發炎,如受傷則傷口不易癒合,因腳部的血液循環較差,可能因小傷口而發生潰瘍、感染、壞疽,不易痊癒,嚴重時甚至必須截肢。 4.不要在高溫或極低溫下運動。 5.運動要持之以恆,每周至少3次,每次大約30分鐘,在飯後1~2小時為佳。 6. 應隨身攜帶識別卡,以備意外發生時供急救參考。 資料來源:http://sp1.cto.doh.gov.tw/doctor/book/ch05/book5_6.htm 单击此处进行编辑.
慢跑運動 |
76歲老人跑17個全程馬拉松 賽場過70歲生日
燕趙都市報 2014-10-29 在滄州長跑圈里,有位德高望重的“精神領袖”,76歲的汪崇明老人。不僅是因為他在跑友中年齡最大,最主要的是老人7年來已經跑完17個全程馬拉松,將馬拉松的體育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 體弱老人退休後迷上長跑 汪崇明老人年輕時身體並不好,曾經有一回兩年時間里住過4次院。尤其在中年階段,家庭、工作負擔較重,發燒感冒就成了汪崇明的“家常便飯”。 退休後,有了閑暇時間的汪崇明開始把鍛煉提上日程。“我的底子不好,一開始壓根沒敢想長跑,是從慢走開始的。”汪崇明說,那時自己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穿戴好後外出慢走一個多小時,7點準時回家,晚飯後再出門鍛煉一個多小時,天天如此。漸漸地,慢走一年多後,汪崇明從慢走改為快走,又發展成慢跑,這一堅持就是十來年的時間。“萬事開頭難,只要堅持下來,自己就會覺得越來越不過癮。後來,我又從慢跑發展到中長跑乃至長跑。”汪崇明說,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後,他充分感受到身體的變化,不感冒不發燒了,吃嘛嘛香了,睡眠心情都好了。鍛煉身體還讓汪崇明遠離不良的生活習慣,從前他愛好打麻將,打起麻將煙不離手,為此老伴沒少和他鬧別扭,自從愛上跑步後,他就再也不碰這些東西了。 馬拉松賽場過70歲生日 2007年10月21日,68歲的汪崇明老人第一次去北京參加馬拉松國際大賽。雖然已是7年前的事情,但老人清晰地記得全程42.195公里的比賽,他用時4小時8分18秒。“6小時內跑完就算達標,組委會就給頒發獎章和證書。”汪崇明老人拿著自己得到的第一塊獎章說,在賽場上,還有外國選手沖著他直豎大拇指呢。 第一次參賽就跑完全程,成績甚至比參加過兩三次比賽的年輕選手都要好,汪老的自信心一下就有了。2009年1月3日,汪崇明老人第六次參加馬拉松大賽,出現在廈門的賽場上。雖然當時身體狀況不太好,有些發燒鬧肚子,但老人還是堅持跑完了全程,用時4小時5分34秒,排名第799名。那次的比賽對於汪崇明老人說,特別有紀念意義,一是恰逢馬拉松運動起源2500周年,二是比賽當天正好是他70歲生日。 賽場上,汪崇明老人還認識了一位“忘年交”。當時,一名19歲的廈門當地選手,由於第一次參賽跑到中途想要放棄,汪老一路鼓勵,兩人先後跑完了比賽。“後來,這個小夥子給我來了好幾封信,告訴我他在那次比賽後又參加過好幾次馬拉松。”汪老笑著說。 七旬翁永葆年輕心態 北京、衡水、廈門、開封、大連,7年來,汪崇明老人的參賽步伐遍布全國各地。“生命不息,運動不止。只要身體允許,我會繼續跑下去。”汪老信心滿滿地說。 也許是長期鍛煉的原因,76歲的汪崇明老人面色紅潤,精神矍鑠。他笑著說,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七十多歲的老人,因為他永遠有顆年輕人的心。在滄州跑友圈里,提起汪崇明老人,大家都格外尊重。“每當看到汪老跑步的身影,我們這些年輕人都拿他做榜樣,說老人那麽大年紀都能堅持,咱們更不能輕言放棄。”一位跑友說。 在汪老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長跑隊伍中來。每周六,汪老都會跑一趟西高鐵,每次都有許多人跟隨他的腳步,場面十分壯觀。前不久,滄州成立了長跑協會,大家一致推崇汪老上臺發言,並齊呼他為“精神領袖”。“長跑不僅能鍛煉身體,更能開闊人的心胸。”老人坦言,對於一般人而言,馬拉松在30公里以後就到了考驗人身體和意誌的時候了,“跑馬拉松並不在於能取得怎樣的名次,而是貴在參與和堅持,但凡能跑到終點的,今後必定能以更堅定、更寬容的心去對待工作和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