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 牙科 > 顯微根管治療術 - Microendodontics
根管治療術 (Root Canal)
根管治療術 (又稱牙髓治療)一般較常聽到的俗稱為抽神經,是牙醫學中治療牙髓壞死和牙根感染的一種手術。該手術保留了牙齒,因而與拔牙術互補。 牙齒中間空洞的部分包含稱為牙髓的軟組織。空洞上部寬闊,稱為牙髓腔,下部有管狀的根管,由之導出牙神經和營養神經的血管。人類一般每顆牙齒有1-4個根管,後部的牙齒根管最多。 牙髓發生感染,會造成疼痛、頜骨感染,最終牙齒因為牙神經的死亡而變得脆弱。 過程 下顎右側第一顆臼齒根管治療並裝牙冠後的X射線照片,明亮部分為充填。注意右邊兩根根管沒有全部充填,可能需要進一步手術。 (1).拍X射線照片,確定患處結構和手術方案。 (2).若活性牙髓則會施以局部麻醉若牙髓已壞死則不一定視患者需求。 (3).移除蛀牙並進行髓腔開擴。 (4).打開牙髓腔,取出發炎或壞死的牙髓。 (5).用根管銼盡量移除感染源並擴大根管以利封填。 (6).用消毒液(例如次氯酸鈉溶液)沖洗根管內部。 (7).用專門的材料充填根管,盡量保持根管處於無菌狀態。 (8).視齒質損失的程度及牙位選擇僅用樹脂或銀粉填補牙齒的窩洞,或安裝牙冠以保護剩餘齒質。 缺點 ● 手術繁瑣,一般要2-4次就診才能完成。病人要承受痛苦也較大。 ● 價格昂貴,例如在美國一顆牙齒的手術一般需要1,000美元,如加上牙冠則可達2,000美元。 ● 可能失敗,消毒不徹底導致牙髓腔再次感染,導致需要拔牙。具有4根根管的臼齒,第四根根管容易被錯過,導致失敗。另外形狀異常的根管,消毒充填過程中也可能不徹底。 ● 局部麻醉有時不完全,牙根最深處仍會留有痛覺,這時就必須考驗牙醫的技術。 治療失敗 根管治療迄今仍是牙髓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因此人們非常關注根管治療的療效,尤其是一些經過高標準治療仍然失敗的原因一直深受醫師的關注。究其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1).解剖學因素,包括側支根管、副根管、根尖分歧和根尖分叉等; (2).治療過程中的醫源性因素如根管側穿未發現,根管超填,冠部封閉狀態欠佳和治療過程中紙尖、棉捻的遺留等; (3).根管內微生物感染未得到控制,近年來根管外的感染尤其受到學者們的關注。 目前對於根管失敗的再治療,首選仍是保守性根管治療,即通過分析失敗原因選擇合理的根管治療手段,如超聲、雷射、微波等,選擇對根管細菌敏感的藥物處理根管,採用垂直的熱加壓充填技術充填側支根管、副根管等。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根尖手術,但要嚴格地掌握適應徵和禁忌症。根管治療失敗的再治療成功率,採用保守治療約為66%,失敗率為23%,根尖手術成功率為59%,失敗率為19%,二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 |
Root Canal
A root canal is the space within the root of a tooth. Part of a naturally occurring space within a tooth, it consists of the pulp chamber (within the coronal part of the tooth), the main canal(s), and more intricate anatomical branches that may connect the root canals to each other or to the surface of the root. Dental pulp The space inside the root canals is filled with a highly vascularized, loose connective tissue, the dental pulp. The dental pulp is the tissue of which the dentin portion of the tooth is composed. The dental pulp helps complete formation of the secondary teeth (adult teeth) one to two years after eruption into the mouth. The dental pulp also nourishes and hydrates the tooth structure, making the tooth more resilient, less brittle and less prone to fracture from chewing hard foods. Additionally, the dental pulp provides a hot and cold sensory function. Root canal is also a colloquial term for a dental operation, endodontic therapy, wherein the pulp is cleaned out, the space disinfected and then filled. Root canal anatomy Root canal anatomy consists of the pulp chamber and root canals. Both contain the dental pulp. The smaller branches, referred to as accessory canals, are most frequently found near the root end (apex), but may be encountered anywhere along the root length. The total number of root canals per tooth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the tooth roots ranging from one to four, five or more in some cases. Sometimes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root canal per root. Some teeth have a more variable internal anatomy than others. An unusual root canal shape, complex branching (especially the existence of horizontal branches), and multiple root canals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in causes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failures. (e.g. If a secondary root canal goes unnoticed by the dentist and is not cleaned and sealed, it will remain infected, causing the root canal therapy to fail). |
怕看牙?!顯微根管治療效果好且疼痛感較低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編輯: 林怡君 最後修改日期: 2005/8/9 下午 03:13:00 不只是小孩,其實很多人對於看牙醫這件事都感到有些害怕,尤其是當牙齒已經到了必須做俗稱抽神經的根管治療時,更是足以嚇倒不少成人。事實上隨著醫療技術與儀器的進步,看牙已非想像中那樣恐怖,且牙齒治療過程可能產生的疼痛感也已大大降低了許多,據了解,最新的顯微根管治療不僅疼痛感較低且治療效果又好,民眾不妨可鼓起勇氣去試試。 因為無法忍受坐在診療椅上讓牙醫拿著各式各樣嚇人的「工具」處理你的牙齒,就寧可等到受不了才去看牙嗎?如果還有這樣的想法就太不健康囉!事實上,所謂最容易嚇壞人的根管治療,就是對已經產生病變的齒髓及其根尖周圍組織以齒髓覆罩術、齒髓切斷術、完全拔除齒髓(抽神經)等方式加以治療後,再將根管及髓腔充填的方法,而這樣的治療不但可減輕患者的病痛、縮短整個病程預防疾病的惡化,並儘可能保持牙齒避免拔除以及消滅病灶的傳染,重建患牙的健康。 然而,台北榮總牙科部牙髓病科醫師楊淑芬指出,由於根管深埋在牙床骨內,有些管徑甚至比頭髮還細,故牙科醫師要把器械伸到裡面去清除髒東西並抽除神經,其難度可想而知;尤其讓牙科醫師頭疼的是,在鑽探根管過程中,有時因根管鈣化,找不到根管位置,有時在二度治療時,根管通不下去,在在增加了根管治療難度,甚至有時就診病患的根管內還留有上次治療時不慎斷裂的銼針。當遇上這種棘手個案時,顯微根管治療便可立即顯現出其優異性。 而除了根管治療上的運用外,顯微鏡也在牙根周圍手術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據了解,台北榮總自民國87年引進牙髓病治療專用顯微鏡以來,利用顯微鏡進行根管治療及牙根周圍手術的個案已不計其數,在追蹤40例接受牙根周圍手術的患者中,11例未使用顯微鏡,29例使用顯微鏡,結果從術後臨床症狀及X光癒合情形看來,手術成功率已由傳統手術的55%,增加到顯微鏡手術的76%。 楊淑芬表示,她通常透過顯微鏡來觀察斷裂銼針的位置,並修整旁邊的齒質,再以超音波震動把銼針震鬆後,最後以吸力將銼針吸出來。一般說來,牙根周圍手術都是用來治療一般根管治療失敗的個案,切開牙齦後,牙科醫師會將器械伸入牙床骨中的牙根,切除牙根尖,再逆向清潔、修形根管並予填補,以阻斷牙根內的感染。楊淑芬說,使用顯微治療正因為看得清楚,所以才能做得更好。 |
顯微根管治療 並非萬靈丹
文/龔郁穎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牙科部牙髓病科主任 「醫師,你一定要幫我把這顆牙齒留下來!」「我已經看了好幾位醫師,都說這顆牙齒沒救了。我要做顯微鏡治療,無論如何我都不要拔牙!」 「我的牙醫師說這顆牙齒條件很差,叫我來做顯微鏡看看!」 門診中,常遇到患者帶著期待又堅持的心情來求診,想極力保留自己的牙齒,但常經過評估與討論後,發現患者的牙齒是無法保留的。 這幾年自費的顯微根管治療已慢慢被大眾接受,透過顯微鏡,醫師可以更清楚看見根管內錯綜複雜的情況,例如:特殊的根管形態、根管壁的破洞、根管內阻塞、移除斷裂器械等,透過明亮的視野、放大影像,並配合超音波器械的使用,不再單純憑「手感」做根管治療,已可大大提供根管治療的成功率。然而,使用顯微鏡做根管治療並不是萬靈丹,一顆牙齒是否可以保留,不是僅取決於解決根管內的問題。 要保留牙齒的目的是希望可以恢復咬合功能。雖然做牙套是治療的最後一個步驟,但在治療之前,必須反向先去評估牙齒是否有足夠的剩餘齒質來提供牙套的製作。若齒質是足夠的,則須進一步評估牙齒周圍組織,如:周圍骨頭、韌帶等支持組織是否健康。若以上兩個條件都是許可的,最後才是評估根管內的難題是否能透過顯微根管治療重新處理。若牙齒確定可以透過根管治療來解決問題,就必須認知根管治療是個極精細的工作,必須多次且仔細處理才能達到良好的結果,若一味要求醫師儘快完成,到最後極可能得不償失。 齒質就像一棟房子的外表,牙周組織就像是房子的地基,若一棟房子的外表已破損不堪,又經過土石流沖刷,早已是搖搖欲墜,再去整理、打掃屋內已經沒有意義了。 根管治療就像在做屋內清理,是極重要的工作,也是不可忽視的步驟,但在要求醫師一定要保留您的牙齒前也必須與醫師充分討論,了解治療的效益及價值,千萬不可一意孤行堅持己見,而使得治療效果不如預期。 |